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正>1病虫种类小麦一生中发生的病虫草害有小麦蚜虫、吸浆虫、麦叶蜂、麦蜘蛛、麦田一代棉铃虫、黏虫,小麦根腐病、纹枯病、赤霉病、颖枯病、叶枯病、散黑穗病、秆黑粉病、白粉病、锈病、病  相似文献   
2.
小麦秆黑粉病是为害小麦生产的主要病言之一。近年来,由于秸秆还田,菌源逐年积累,加上有些农户私自引种、串种和不重视种子处理.致使小麦秆黑粉病又呈发展趋势,严重威胁着小麦生产。据调查,小麦秆黑粉病主要发生在新麦18、新麦19上。近年来,有些品种如温麦6号、矮抗58也成为感病品种。因此,要重视防治小麦秆黑粉病。  相似文献   
3.
1998-1999年对我国黄淮北片冬麦区近年育成将要推广及生产中正在推广的品种共207份进行了抗秆黑粉病研究表明,高抗品种为:晋麦32号、抗虫1号、抗虫96-4285、临抗2号、运载94-32;抗性品种为:晋麦31号、晋麦33号、临优145、临远207、冀麦32号、湖北87209。其余179份为感病品种,占总数的86%;17份为高感品种占总数的8.2%。抗病品种拟在病区推广,以挽回由于该病造成的产  相似文献   
4.
人工接菌种子,在重病地试验,以70%甲基托布津、25%多菌灵和25%粉锈宁,分别按种子重量0.1%,0.2%和0.3%拌种;在对照病茎率23.8%的情况下,粉锈宁的所有处理,0.2%和0.3%甲基托布津及0.3%多菌灵处理的防效都是100%,其它处理的防效也在95.9%~99.4%.在3种供试农药中,粉锈宁使小麦出苗期推迟,分蘖、有效穗数和产量受到影响,防治效益差,建议采用0.2%~0.3%甲基托布津或0.3%多菌灵拌种为好。  相似文献   
5.
郝青梅 《现代农业》2010,(12):49-50
<正>小麦黑穗病俗称黑疸,可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黑穗病和小麦秆黑粉病。这三种病害由三种不同的真菌引起,共同特点是每年只侵染一次,系统侵染。小麦受害后,造成病株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6.
7.
通过两年两地21个小麦品种(系)对小麦秆黑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多数品种(系)的抗病性十分显著,比较稳定。其中免疫类型只有1个,占4.8%;抗病类型15个,占71.5%;感病类型有5个,占23.7%。  相似文献   
8.
人工接菌种子,在重病地试验,以70%甲基托布津、25%多菌灵和25%粉锈宁,分别按种子重量0.1%,0.2%和0.3%拦种;在对照病茎率23.8%的情况下,粉锈宁的所有处理,0.2%和0.3%甲基托布津及0.3%多菌灵处理的防效都是100%,其它处理的防效也在95.9%-99.4%。在3种供试农药中,粉锈宁使小麦出苗期推迟,分蘖、有效穗数和产量受到影响,防治效益差,建议采用0.2%-0.3%甲基托布津或0.3%多菌灵拌种为好。  相似文献   
9.
《陕西农业科学》2014,(1):52-52
<正>小麦秆黑粉病是一种真菌病害。病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粪肥中越冬,也可以随小麦种子做远距离传播。病菌侵染小麦幼芽,达到生长点以后就能随着小麦的生长,为害小麦的整个植株,包括茎、叶和穗等。病株分蘖增多,发病初期可在叶片和叶鞘上发现与叶脉平行的条纹状隆起,叶片不舒展。到小麦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