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秦王川地处甘肃中部冷温带亚干旱地区,为典型的干旱大陆性气候。自从引大入秦工程实施以来,秦王川地区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彻底改变了过去靠天吃饭的历史,农业后劲增强。工程的实施对改变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的面貌和促进兰州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发挥了极其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是秦王川灌区发展的重要支撑 ,水资源能够保证未来的可持续利用 ,可为整个秦王川灌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创造良好的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基于对水资源四种变化率指标的计算 ,评判了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秦王川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潜力大小 ,即 2 0 1 0年灌区主要供给水资源能否满足各方面的用水需求 ,从而为该区域水资源利用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秦王川是甘肃中部干旱地区之一,包括永登、皋兰两县,土壤平均含盐量为0.21%~0.24%,pH值绝大部分在8.0~8.5之间,制约了日光温室的发展。为此,在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秦王川试验站的日光温室中,笔者进行了盐碱地条件下的辣椒栽培试验,探索出适合于该地区日光温室秋冬一大茬辣椒生产技  相似文献   
4.
引大秦王川灌区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选茬与整地宜选麦类、玉米、豆类等茬口,要求土地平整、灌溉便利。秋季应深耕。每667 m2秸秆还田时应配施尿素10 kg(或农家肥1~4 t)、过磷酸钙50~60 kg,促进秸秆腐熟分解和磷肥深施提高肥效。春季整地要做到使土块细、碎,若耙地与起垄相隔时间较长,应在耙地后2~4 d内进行镇压,若施肥后旋耕,旋耕后立即镇压,以免跑墒。  相似文献   
5.
秦王桃是在陕西眉县选育出的一种中晚熟毛桃优良品种,9月中下旬成熟,其特点是个大,色艳,肉质脆甜, 硬度好,极耐贮运,抗病,易丰产,易管理,很受广大果农喜爱。在近几年的退耕还林工程中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 现已陆续挂果。但在栽培过程中,发现秦王桃生长后期(即8月底)易产生落果,很让果农头痛。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经过为期两年的研究试验,这一问题已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6.
秦王川灌区位于兰州市西北部,跨越永登、皋兰两县,总面积2 070 km2,海拔1 850~2 300 m,日照充足,年降水量285 mm,年平均气温5.9 ℃,土壤主要为灰钙土、栗钙土和黄绵土.近几年在秦王川灌区日光温室进行樱桃番茄生产的实践证明,秋冬茬栽培能充分利用光照资源和水利优势,生产出色泽鲜艳、酸甜适口、风味独特的无公害优质产品,温室产樱桃番茄5.4万kg/hm2,产地批发收入16.2万元/hm2,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类型果袋对秦王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晚熟桃(Amygdalus ferganensis)秦王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果袋对果实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单层双色纸袋使成熟期果实果皮中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分别比对照降低26.48%和44.62%,但花青苷却增加6.89%,且果实硬度略有增加,果面干净,色泽鲜艳,外观品质提高;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略有下降。套双层双色纸袋与套单层双色纸袋对桃果实的外观品质和内在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明显。套塑膜袋易产生日灼。在陕西关中地区,对中晚熟桃套袋,选择单层双色纸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硬肉桃果肉脆硬,耐贮运,为世界桃发展的主要方向.美国鲜食桃几乎全部为硬肉桃,我国在桃育种目标中,也将果实硬度放在首位.为了引进筛选适合长江流域栽培的硬肉桃品种,我们先后引进了 10余个国内硬肉桃品种,分别在重庆和四川成都经过几年试验,从中筛出 5个适合长江流域栽培的硬肉桃品种.这批品种的共同特点是果肉硬脆、耐贮运不裂果、糖度高、抗病力强、特别丰产.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西北干旱灌溉区种植春小麦和牧草对耕地盐渍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西北干旱灌溉区种植春小麦和牧草对耕地盐渍化的影响差异,为该区防治土壤次生盐渍化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混播牧草披碱草/苜蓿(Elymus dahuricus/Medicago sativa)及其下部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植被的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及其下部土壤的水、盐含量等指标,来分析和比较种植春小麦和牧草对耕地盐渍化的影响,以及不同植被特征指标与土壤水、电导率间的定量关系。[结果]小麦和牧草的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均随生长时间的延长呈显著升高趋势。小麦收获后,小麦地裸露类似于裸地,而牧草继续生长并保持覆盖耕地。当耕地被植被覆盖时,其地表的日照强度、表层土壤(0—5cm)的温度和盐含量均显著低于裸地,而地表的湿度和表层土壤的含水率正好相反,均显著高于裸地。相关分析显示,植被地上生物量与土壤含水率、植被盖度与土壤盐含量间相关性最强,土壤含水率与盐含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进一步回归分析显示,植被地上生物量每提高1kg/m2,可使植被覆盖区的表层土壤含水率升高6%,盖度每提高1%,可使表层土壤的电导率降低2.2μS/cm。[结论]西北干旱灌溉区种植春小麦因生育期较短易引发土壤的次生盐渍化,而牧草覆盖耕地时间较长可预防耕地发生盐渍化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为在甘肃中西部麦区扩种冬小麦,本研究在秦王川区域对从甘肃东南部引进的冬小麦品种(系)进行鉴定,以筛选出丰产、抗寒性突出的更新换代品种。结果表明,陇东地区材料秆高,抗寒、抗旱性好,越冬率高,成穗率中等,相对高产;天水材料矮秆比例占到57.1%,大部分材料成穗率高,抗旱、抗寒性弱;两个生态区域高千粒重材料较少,但天水材料明显较陇东材料抗条锈性强,进一步说明天水麦区在小麦条锈病育种方面更为重视。试验材料中7份(占58.3%)陇东系列材料和5份(10.2%)天水材料在中川镇试验点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其中,兰天10号、陇鉴386、陇原034和兰094可向甘肃中部及沿黃灌区的水浇地延伸推广。甘肃东南部冬小麦能否向中西部延伸与其抗旱性相关,抗旱性好的材料抵御寒冷的潜力较强。此外,引进品种的产量潜力和农艺性状分布暗示,要提高甘肃传统春麦区冬小麦产量,应加大北方冬麦区和黄淮麦区其他光温迟钝型冬小麦新品种的引进鉴定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