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4篇
  6篇
综合类   142篇
农作物   20篇
植物保护   9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稻瘿蚊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赣南侵入我县。先在山区中稻发生为害,面积较小,90年代末在平原二晚上为害,面积上升到近600公顷。到2002年发生面积达4300公顷,绝收田块55公顷。损失稻谷130万千克,已成为我县水稻的主要害虫。为控制其为害,2003  相似文献   
2.
3.
4.
张全胜  鄢华员 《江西植保》2002,25(3):72-74,71
稻瘿蚊自侵入抚州市八年内上升为我市水稻上的一种新的主要害虫,由1993年初发时的1333.3hm^2迅速北扩到1999年的8县、78乡镇的1.59万hm^2,受1999年冬季低温和次年6-7月降雨少等因素影响,2000年轻发生,2001年虫情再次暴发反弹,总体表现出:(1)北扩迅猛,发生区点片结合加速扩大;(2)来势凶,危害加重等特点,回顾八年来发生情况,分析稻瘿蚊在我市的发生特点,影响我市稻瘿蚊发生的民括栽培品种、耕作制度、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20世纪 70年代稻瘿蚊已覆盖两广地区 ,但在闽赣两省其发生范围一直徘徊在北纬 2 5°~2 6.2°之间 ,一般只在福建省龙岩地区和江西省赣州市南面的几处山区局部发生 ,重发生年两省发生为害面积在 3 3 3 3 3 .3 hm2以下 ,轻发生年不用防治 ,属于水稻次要害虫。但是 ,1 993年以来 ,稻瘿蚊在闽赣两省的发生范围明显北扩 ,1 999年发生北界已达北纬 2 7.8°,覆盖了福建除东北角外的大半个省和江西东南部的 3 2个县 ,发生面积共 3 0多万 hm2 ,失防重发田块毁苗绝收 ,逐渐上升为闽赣两省中、晚稻主要害虫。本文根据笔者的调查分析 ,对稻瘿蚊北扩原因…  相似文献   
6.
广西稻瘿蚊药剂防治技术的回顾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药剂防治是我区综合治理灾害性害虫——稻瘿蚊 ( Pachydiplosisoryzae( Wood-Mason)有效的重要的技术措施。随着时间的推移、栽培技术的变革和农药品种的更新 ,其应用技术方法也与时俱进地得到创新发展 ,防治水平和效果、效益也相应地得到提高。1 药剂防治秧田稻瘿蚊成虫和卵为主阶段   2 0世纪 80年代 ,广西稻瘿蚊的发生为害对水稻生产构成了严重威协而受到了重视和注意抓好防治。在当时的水稻育秧、栽培方式和已有农药品种、剂型情况下 ,主要以采用有机磷、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水喷雾防治方法为主 ,以防治秧田稻瘿蚊为主 ,主要靶…  相似文献   
7.
稻瘿蚊间歇性暴发原因和治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多年的系统调查和观察,明确了稻瘿蚊发生具有间歇性、隐蔽性、暴发性、毁灭性和专一性等5个特点,分析了其在大田县间歇大发生有5个方面的因素。防治上提出农业防治可采取“铲”、“避”、“改”等方法,化学防治应选用具有强触杀、强渗透力药剂,采用毒土法施药技术。  相似文献   
8.
稻瘿蚊综合防治新技术与示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80年代后,稻瘿蚊发生危害明显回升,损失相当严重。以大田试验示范为主,系统研究了新耕作条件下稻瘿蚊综合防治,首次总结提出“喷药除草、压低虫源、抓住晚秧、做好测报、挑治本田”的综合防治新技术体系。室内外试验和大田示范表明,应用草甘膦杀死越冬寄主游草,可显著减少虫源基数;灭线磷(商品名益舒宝)、氯唑磷(商品名米乐尔)是防治稻瘿蚊的高效药剂,抗蚊青占品种高抗稻瘿蚊。此外,合理利用杀虫植物、性引诱剂和天敌等亦是防治稻瘿蚊的重要措施。在面积达12.46万hm^2的示范推广实践中,本田防治效果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分析1981~1996年稻瘿蚊田间发生动态测报资料,认为稻瘿蚊在福建连城1年发生7代.它的越冬寄主有游草(李氏禾)、蜡烛草、再生稻、落谷苗,主要越冬寄主是游草。白茅瘿蚊(暂称)与稻瘿蚊属于两个不同种,但白茅瘿蚊是稻瘿蚊黄柄黑峰、稻瘿蚊斑腹金小峰的中间寄主。剥查幼虫发育进度推算预报发生期与定田定点系统拔乙葱法的预报结果基本相同。拔乙葱法预报化防适期是群众性决策防治的简便方法。利用积温法预报1代(冬后)成虫发生期简便实用,测报准确率达80%。  相似文献   
10.
介绍永丰县自1997年首次发生稻瘿蚊以来,稻瘿蚊在永丰县的发生发展动态,分析种群数量消长原因,并根据稻瘿蚊的发生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