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643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10篇
  34篇
综合类   418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8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7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苹果郁闭园改造,对于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促进苹果着色,提高果实品质,提升苹果种植效益,促进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苹果郁闭园改造不能"一刀切",要根据栽植密度、立地条件、品种、砧木类型、树龄、树形、枝组类型、枝条长势等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2.
3.
退耕还林(草)不同立地条件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本文依据山区退耕还林的总体目标、主要原则与指导思想、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与科学论证,运用现代生态学经济学与系统工程学理论,提出了适合山区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实际的生态林、林草牧、林药、林茶桑、退耕还林坡改梯、综合管护专业户等六种退耕还林模式。同时,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目的,指出了六种模式的适应范围,林草种配置与技术方案,以期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达到既改善生态环境,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致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最近两年,受全球气候变暖、厄尔尼诺现象等因素影响,持续高温少雨等气象因素中不确定因素的增加,给造林工作,尤其是西部地区造林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通辽市为例,1991年~1999年造林面积为67.7公顷,而同期保存面积为25.16公顷,保存率仅为37.1%。因此,必须根据立地条件类型,顺应气候条件的变化,按照客观规律组织造林生产,才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确保造林获得成功。  首先,要量力而行,确定合理的造林规模  由于造林规模越大投入越高,所以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去安排造林规模;要充…  相似文献   
5.
胜山伊予柑原产日本,是宫内伊予柑的枝变品种,1991年秋和1992年春两次从日本爱媛县引入浙江省象山县,经多年试种观察,表现为生长健壮,树冠形成快,花芽分化容易,开花结果早,座果率高,丰产稳产,果实外观美,品质优,耐贮藏,综合经济性状明显优于同类品种,目前已在象山县内外推广发展。  相似文献   
6.
1989-1994年,云南省林业厅,省林学会,组织有关科技人员对全省古树名木进行了实地调查,共获古树名木2500余株,彩照5000余幅,并对其生长状况,立地条件、形态特征、年龄和历史沿革进行了测定和记载。西文主 古树分布状况,古树特色,并分析了古树幸存原因,对今后名木古树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8.
大龄板栗高接换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县北部山区是砂石山区,土质为砂质壤土,较适宜板栗生长。板栗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树种之一,但一些树龄老化且品种落后的栗树产量很低,制约着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为提高经济效益,有效保护利用原有资源,我们于2000~2004年进行了板栗老品种的高接换头工作。我们选立地条件相同,树势相同的板粟大树,分别嫁接了蒙山魁栗、处暑红、海丰和石丰4个品种,结果后平均单果重蒙山魁栗15g,处暑红12.5g、海丰11g、石丰9.5g(石丰丰产性强,每平方米树冠产520g),与相同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9.
依靠科技进步 发展蚕桑生产──新浦村亩桑产茧突破二百公斤的技术探讨海盐县农林局张祖荣,费斯文,周均铭,陈福良海盐县通元镇新浦村原是嘉兴市和海盐县实施蚕桑“星火计划”的高产示范村,1993年依靠科技进步,实行科学培桑和养蚕已达到亩桑产茧200公斤指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