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2.
3.
林下经济是以生态学、经济学和系统工程为基本理论,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在林冠下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菌类)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的生产与经营系统。本文结合竹溪林下经济发展的实际,对竹溪林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茶圣陆羽的故乡,湖北省茶叶产量居全国第四,茶叶产值居全国第三。五峰、竹溪、英山、夷陵、鹤峰等地是湖北省名优茶主产县区。但尴尬的是,历史上却没有一个品牌进入全国名茶之列。2005年,立足于我省丰富的茶叶资源,省委、省政府决定,重点扶持一个湖北茶叶名牌,打造一个“中国名茶”,为湖北优势农业突围先行探路。在当年6月开始角逐的“湖北名茶第一品牌”擂台上,由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采花毛尖”以其过硬的产品质量和良好的企业信誉,成为名符其实的“湖北第一茶”。随后,又仅用短短一年多时间,实现了从地方名茶到全国名茶的跨越:湖北五峰采花毛尖和西湖龙井、黄山毛峰、福建大红袍、云南普洱茶等10支茶一道,入选全国名牌农产品。“采花毛尖”实现了从地方名茶到全国名茶的跨越。湖北人的遗憾变成了兴奋!“采花毛尖”为何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一般企业需要几年甚至10年才能完成的跨越?为我省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作了哪些有益的探索和启示?带着种种疑惑和不解,笔者来到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对“采花毛尖”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盛产野生板摹的湖北省竹溪县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发展板栗生产,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上市旺季板栗“卖难”问题突出,腐损严重,栗农增收效果不明显。为此,要促进竹溪板栗健康发展,就必须加速交通基础建设进程,解决竹溪板栗运销瓶颈;更新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竹溪板栗品质和产量,打造竹溪特色板栗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与加工产品研发,提高竹溪板栗产品附加值。增加栗农收益。  相似文献   
6.
加强品牌建设推动竹溪茶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元江 《茶业通报》2005,27(2):84-85
本文通过对竹溪茶叶产业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以湖北龙王垭茶业集团为例,从加强品牌建设、推动竹溪茶叶产业发展的角度为当地茶业发展提供了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竹溪板栗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盛产野生板栗的湖北省竹溪县利用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大力发展板栗生产,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与此同时,上市旺季板栗"卖难"问题突出,腐损严重,栗农增收效果不明显。为此,要促进竹溪板栗健康发展,就必须加速交通基础建设进程,解决竹溪板栗运销瓶颈;更新品种,加强栽培管理,提高竹溪板栗品质和产量,打造竹溪特色板栗品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强贮藏保鲜技术研究与加工产品研发,提高竹溪板栗产品附加值,增加栗农收益。  相似文献   
8.
竹溪县11个不同区域内所产龙峰茶为研究对象,从感官品质、主要品质成分及矿质元素方面进行分析归类。结果表明,不同区域所产龙峰茶外形、汤色和叶底较一致,而香气、滋味差异较大;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龙峰茶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分别为21.93%~44.78%、28.43%~34.23%、150.00~171.88 mg/g、2.58%~3.75%、1.87%~2.52%、2.32%~3.07%和0.084%~1.129%。矿物质元素分析表明,龙峰茶氮、磷、钾、钙含量分别为5.47%~6.65%、0.410%~0.502%、0.966%~1.129%、0.097%~0.135%,镁、铁、铜、锌含量分别为603.13~855.39、50.55~71.25、8.46~10.86、22.91~36.51 mg/kg。系统聚类分析表明,竹溪龙峰茶品质可分为4种类型,类型Ⅰ:氮磷钾含量高,氨基酸含量高,水浸出物丰富;类型Ⅱ:低营养元素和生化成分;类型Ⅲ: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高;类型Ⅳ:钙镁含量高,咖啡碱和儿茶素总量高。  相似文献   
9.
毛雯 《花卉》2022,(20)
本文以重庆苦竹溪生态修复工程为例,探讨河流生态修复的有效解决办法,基于问题导向和系统治理的总体要求,通过研究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先进经验,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提出本工程的生态修复理念、策略和主要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