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3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俊 《水利渔业》2007,27(6):41-41,48
以2001年山湖水库渔业资源调查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其水体的理化特性、饵料生物组成及生物量,评价了水库的营养类型和鱼产潜力,并提出了其水库渔业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太湖竺山湖生物控藻围隔内生态系统的结构以及放养鲢鳙对富营养化水质改善的效果,于2013年6 ~ 10月对该水域进行5次采样调查,并对浮游植物进行种类鉴定与数量统计,分析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优势种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共鉴定浮游植物8门71种,绿藻门最多,共26种,其次是硅藻门18种,蓝藻门14种,裸藻门5种,隐藻门3种,甲藻门和金藻门均为2种,黄藻门1种.浮游植物数量为5.83×106~ 1.57×107 ind/L,平均数量为1.05×107 ind/L;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0.66 ~2.74 mg/L,平均生物量为1.63 mg/L.多样性指数H为1.40~2.55,平均值为1.82;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39 ~0.47,平均值为0.43.根据TLI(∑)并结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对水质评价,太湖竺山湖生物控藻围隔内水质属于轻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3.
通过竺山湖底泥疏浚表层50 cm模拟试验,疏浚柱间隙水硝态氮浓度为0.02~0.48 mg/L,高于对照柱0.05~0.08 mg/L,疏浚柱和对照柱沉积物反硝化速率分别为5.6~25.6和21.3~95.6 nmol/(g.h),疏浚柱反硝化速率降低,说明底泥疏浚对竺山湖沉积物反硝化具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农田面源污染一直被认为是竺山湾湖水质恶化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实地调研农户的方法考察了环竺山湾湖小流域粮食作物(水稻、小麦)、蔬菜、果园生产在"十二五"初期养分投入状况,结合太湖流域"十一五"期间已获示范验证、可推广应用的环境友好型种植技术模式或实践,估算了环竺山湾湖小流域种植业生产控污减排能力。结果表明,基于目前的稻麦、蔬菜和果树种植面积,规模化应用稻-麦施肥减量技术和稻-绿肥技术轮作模式可分别实现无机N投入减量132.4、424.3 t·a-1和总N减排20、42.3 t·a-1;蔬菜种植优化技术模式可减少无机N投入993.7 t·a-1和减排总N 181.3 t·a-1;果园优化施肥与三叶草截流控害集成技术模式,至少可实现节省无机N投入1000 t·a-1和减排总N 116.8 t·a-1。综上,环竺山湾湖小流域种植业生产已较"十一五"时期无机N投入水平明显降低,但依然还有减量空间;有机肥施用量逐步提升,但符合竺山湾湖小流域的最适施用水平还有待深入研究。最后给出了环竺山湾湖小流域农田面源污染规模化防控建议,以期为改善竺山湾湖水质进而确保太湖水质安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对太湖竺山湾14个水质和4个底泥站点取样,测定其理化性质,研究水-表层沉积物边界层氮磷交换情况。结果表明:竺山湾污染比较严重,污染项目主要是TN(总氮)、TP(总磷)。 TN变化范围1.2~37.5 mg/L,相对于Ⅴ类水体超标89.13%。 TP含量在0.028~21.4 mg/L之间,相对于Ⅴ类水体超标20.80%。近底层水样铁、锰的含量远低于底泥含量,而硝酸盐含量接近或大于底泥含量。竺山湾不同站点的氮磷释放率跟底泥的硬度、孔隙度有关,呈正相关关系,氮的释放率普遍高于磷的释放率,表明竺山湾富营养化现象主要受N控制。  相似文献   
6.
王芊  武永峰  罗良国 《土壤学报》2017,54(1):273-280
通过实地和查阅文献的方式调研了竺山湾小流域稻麦、蔬菜和果树的常规生产、清洁生产模式下的经济效益和氮(N)素流失等数据,采用线性优化模型,统筹考虑经济收益最大和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根据N流失总量高低对竺山湾小流域种植业结构设置了五种情景(Ⅰ、Ⅱ、Ⅲ、Ⅳ和Ⅴ)进行调整。情景Ⅰ以经济收益最高为目标,情景Ⅱ、Ⅲ分别在削减情景Ⅰ设定的N流失量20%和30%的约束下,各自实现其经济收益最高的两个情景。对于情景Ⅱ和情景Ⅲ,其N投入量、N流失量分别为6 267 t、511 t和5 567 t、447 t。与常规种植结构相比,这两种情景均达到了N肥投入减少20%、N流失量减少30%的项目预期目标,相对净收益分别达到8.456亿元、7.966亿元,高于未调整前常规种植结构的7.873亿元,属于五种结构调整情景中的最优和次优情景。估算了与种植结构调整相配套的生态补偿资金,包括机会成本补贴和生态效益奖励两部分。除去交易成本后,最优情景和次优情景相应的生态补偿总金额分别为961万元和3 507万元,补偿标准分别为739 Yuan hm~(-2)和2 696 Yuan hm~(-2)。提出了本区域内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以促进竺山湾小流域农田面源污染治理,加快本区域种植业由传统生产方式向清洁生产方式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7.
为减少野生考氏鳍竺鲷(Pterapogon kauderni)做为海水观赏鱼的捕捞量,保护海洋野生动物种质资源,增加考氏鳍竺鲷市场供应量,使用野生考氏鳍竺鲷作为亲鱼,进行了考氏鳍竺鲷繁育技术研究,主要技术包括野生成鱼选择及驯养、成鱼配对、亲鱼促熟、产卵及护卵管理、受精卵孵化及苗种培育.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竺山湖水域贝氏?(Hemiculter bleekeri)的种群参数, 评价其资源利用状况, 根据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9 月在竺山湖水域收集的贝氏基础生物学数据 ? , 利用基于长度频率数据的 ELEFAN I (electronic length frequency analysis ) Ⅰ 和贝叶斯评估方法(length-based Bayesian biomass, LBB)估算其种群参数。结果显示, 贝氏体长 ? 范围为 44.17~181.87 mm, 体重范围为 0.88~70.30 g; 体长(L, mm)与体重(W, g)关系式为 W=9.0×10?5L3.0707 (R2 = 0.8775, n=805); 体长和体重的生长方程分别为 Lt=194.25×[1?e?0.36(t+0.46)], Wt=95.74×[1?e?0.36 (t+0.46)] 3.0707。运用 ELEFAN I 方法估算的相对自然死亡系数 M/K=2.28, 相对捕捞死亡系数 F/K=4.50, 相对总死亡系数 Z/K=6.78, 开发率 E=0.66。LBB 估算的相对死亡系数 M/K、F/K、Z/K 和开发率 E 分别为 1.88、5.78、7.64 和 0.76。两种方法估算的种群参数基本一致。本研究揭示了竺山湖贝氏的种群生长特性及资源利用状况 ? , 可为太湖的渔业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竺山湖主要入湖口为研究对象,评价其水质及富营养化状况。[方法]对3条入湖口水质开展了连续3年的监测,监测结果参照GB 3838—2002中IV类水质标准,采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综合营养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单因子评价结果表明,只有沙塘港入湖口BOD5单项污染指数大于1.00,3条入湖口水质NH4+-N和BOD5月均值超标范围分别为30.56%~41.67%和25.00%~52.78%,TP均未见超标。综合污染指数评价表明,3条入湖口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均为0.70~1.00。殷村港入湖口和太滆运河入湖口水质优于沙塘港入河口水质。综合营养指数评价结果表明,3条入湖口水质营养状态指数为63.6~64.8,属于中度富营养状态。其中TN、TP和SD营养状态指数较高,Chl-a和CODMn营养状态指数较低。由于3条入湖河流汇集了大量的N、P,从而导致TN和TP的营养状态指数较高,对Chl-a和CODMn浓度控制得相对较好,从而在入湖口表现出这两项指标营养状态指数较低。[结论]造成竺山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外源贡献来自于入湖河流的TP和TN输入,应加大对入湖河流N、P污染物的削减治理。  相似文献   
10.
竺山湖底泥疏浚表层50 cm模拟试验表明,疏浚与对照柱间隙水PO43--P浓度分别为3.6~40.8和9.2~715.6μg/L,沉积物-水界面PO34--P通量分别为-234.5~26.7μg/(m2.d)和-214.9~2 885.6μg/(m2.d),疏浚间隙水PO34--P浓度和沉积物-水界面PO43--P通量与未疏浚相比下降明显,说明底泥疏浚对竺山湖内源磷释放具有极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