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7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3年8月12日,在山东招远张星镇小疃村王金彬苹果园,发现米象为害套袋嘎拉、红富士,随即进行了田间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甲酸乙酯对米象不同虫态的熏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储粮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粮食熏蒸剂品种越来越少的现状,采用密闭熏蒸法,系统研究甲酸乙酯(EtF)在不同条件下对米象Sitophilus oryzae(L.)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以及成虫的致死作用.在25℃条件下以40和45μL/L的药剂浓度处理米象成虫12h,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541%和99.324%;以30μL/L的浓度在19、25和31℃下处理24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3.108%、62%和42%,表明甲酸乙酯具有良好的速效性,且在相对低温时比在相对高温时熏蒸效果好.在20、25和30℃条件下,熏蒸处理米象成虫24h,其LC50分别为25.094、28.650和30.875μL/L;处理48 h时则分别为23.101、25.805和27.316μL/L.30g/m^3的甲酸乙酯熏蒸处理米象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和蛹24 h,对应死亡率为96.930%、99.333%、97.768%和93.386%,表明甲酸乙酯对米象低龄幼虫的熏蒸效果最好,蛹和卵对甲酸乙酯具有较高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3.
甲酸乙酯对米象乙酰胆碱酯酶和羧酸酯酶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了甲酸乙酯对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羧酸酯酶(CarE)的活性影响,甲酸乙酯对米象表现出很高的毒力,25℃下熏蒸处理24 h的LC50为28.65μL/L。亚致死剂量的甲酸乙酯可以使米象成虫体内AChE的比活力显著下降,用20μL/L的浓度处理24 h,AChE的比活力由15.684 nmol/mg.min下降至9.530 nmol/mg.min;酶动力学研究表明,甲酸乙酯可使米象成虫体内AChE的Km值明显增加。对于羧酸酯酶,在活体条件下表现为先抑制后激活的规律,离体条件下则主要表现为抑制作用,且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大抑制率也增大。  相似文献   
4.
仓库害虫(简称仓虫)是管理仓库或日常生活中都能遇到的害虫,一般是体形微小,有隐藏习性,不容易注意,及到发觉有时已酿成大害。仓虫为害范围很广如粮食、毛皮、食品、书籍、药材、烟草、木材等等。有一种叫药(虫甲)Stegobium pani-ceum L.据描写它除了铁以外什么都要为害。在这轰轰烈烈增产节约运动中,为了保全我们的劳动果实不受损失、变质,认识它是必要的。一、米蛀虫是什幺——象(虫甲)科、榖盗、麦蛾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28℃下1%、2%的稳定氧气浓度条件对米象成虫的致死作用以及2%、5%的稳定氧气浓度条件对米象种群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氧气浓度对米象成虫的时间致死作用曲线为y=-4.4747+5.2586x,LT50为63.35h;而2%氧气浓度对米象成虫的时间致死作用曲线为y=-5.0825+5.0106x,LT50为102.86h。经过90d的稳定低氧浓度条件作用,5%和2%稳定氧气浓度条件对米象种群抑制率分别为99.26%和99.94%。本研究结果为气调储粮防治害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畅  胡飞  鲁玉杰  魏兆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881-6883
[目的]考察磷化氢熏蒸处理后米象抗性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情况,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对米象成虫进行磷化氢熏蒸后,使用荧光定量PCR对谷胱甘肽硫转移酶基因家族、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等10个特异性靶标酶基因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磷化氢熏蒸处理后,米象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抗性相关靶标基因的表达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结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等基因均与抗性相关,研究可为今后明确米象抗性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米象代谢解毒相关基因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表达,获得米象基因遗传信息,进而从本质上全面揭示米象的磷化氢抗性。米象敏感品系经磷化氢不同浓度熏蒸和不同时间熏蒸处理,2个基因经LC_(30)浓度磷化氢熏蒸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浓度;4个GSTs基因经LC_(50)浓度磷化氢熏蒸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LC_(30)、LC_(10)处理组;3个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个GSTs基因随着熏蒸时间的增加,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米象GSTs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相对表达模式中,SoGSTd1基因在四龄幼虫阶段的相对表达量最高;SoGSTe1基因在成虫阶段的相对表达量最高;SoGSTe2和SoGSTe5基因在四龄幼虫阶段的相对表达量最大,SoGSTe6基的相对表达量在三龄幼虫阶段最大。米象13个GSTs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相对表达模式中。米象13个GSTs基因中的11个在中肠、脂肪体或马氏管中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头部和表皮中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8.
本项研究明确了玉米象的寄生性天敌米象金小蜂Lariophagusdistinguensis(Ferster)在山东省泰安地区室内变温条件下,一年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在26~32℃、相对湿度78%~85%时,完成一代平均17.6d。当每公斤虫粮有玉米象幼虫600头左右时,分别接雌雄成蜂10和20对以上,2个月后的控害效果依次为71.63%和90%以上。由此,提出了益害比为1∶30的该峰保护利用指标。根据连续两代蜂不同密度(x1与x2)分别对玉米象控制后的残虫数量(y1与y2),组建了相关回归式:Y1=98.4829-2.9177x1;Y2=447.8136-8.2405x2。为预测不同蜂量的控害作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利用索氏提取法提取高良姜植物提取物后,采用对照方法,探讨其对米象成虫的驱避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良姜植物提取物对米象成虫的驱避作用较强,驱避率达77%以上,属于Ⅳ级水平;最理想的驱避时间是36—48h,驱避率在85%以上,可达Ⅴ级水平。总体来说,高良姜是相对理想的植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