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01篇
农学   22篇
基础科学   3篇
  16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93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甜品店     
哂尔 《油气储运》2009,(3):22-23
甜品店提供的品种主要是绿豆糖水、红豆糖水、芝麻糊、西米羹(露)等,都是一些制作简便的甜热食或冻食,如果你有创意、有技术的话,还可自制苹果味、草莓味、巧克力味的双皮奶或其他甜品。  相似文献   
2.
<正> 近十多年来,随着我国农牧业生产高速稳定的发展,具有耐旱抗病、速生高产和适口性强的多年优良牧草——红豆草引起了我国各省区的广泛重视,并在全国各地迅速推广开来。红豆草又名驴食豆,是豆科蝶形花亚科红豆草属(Onobrychis)的多年生牧草。现在栽培最多的是普通红豆草(O.viciaeffolia Scop)和高加索红豆草(O.transcaucosica Grossh)。前者  相似文献   
3.
4.
5.
1986~1987年期间在甘肃农大牧草站进行了以红豆草茬地放牧结合补饲青干草对草地羔羊育肥效果的试验。比较了在放牧基础上3种补饲处理(即单燕麦草、单红豆草和燕麦+红豆草混合干草)对两种类型羔羊(即甘肃高山细毛羊和边甘杂种一代羔羊)增重和肉用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7月龄边甘杂种羔羊或9月龄甘高羔羊的期末活重均已超过35公斤,胴体重超过17公斤,屠宰率为47%~49%。  相似文献   
6.
莫言此地胜版纳,尔来方知真奇葩。道是天边却眼前,嘎然美词他乡夸。龙岩跃马挥天剑,滴血斩木出征前。而今灯火万家明,其实大汗也此愿。  相似文献   
7.
段军红 《中国奶牛》2011,(23):36-37
选择胎次、体重、健康状况、产奶量相近的甘肃荷斯坦牛24头,随机分为4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对照组),每组6头,在奶牛日粮配方相同的条件下,分别以10%、20%、30%的红豆草草粉替代部分精料,进行为期60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和对照组相比,产奶量分别提高0.71kg、1.12kg和1.23kg,经济效益分别提高3.02元、5.40元和6.71元。  相似文献   
8.
依照柯赫氏法则,利用形态学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首次对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沙尔沁基地红豆草疑似黄萎病的病样进行分离和鉴定,利用蘸根接种法对病原菌的致病性进行测定。同时,首次在室内条件下对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如生长最适温度、酸碱度以及碳源、氮源对病原菌生长速率和产孢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引起沙尔沁基地红豆草黄萎病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孢菌,菌株具有较宽的温度和酸碱度适应范围,最适于菌株生长和产孢的温度均为25℃,最适于菌株生长和产孢的pH值范围分别为7~10和5~6。在碳源选择上,大丽轮枝孢菌在可溶性淀粉上的生长速度最快,而蔗糖最有利于其产孢。在氮源选择上,大丽轮枝孢菌在牛肉膏和L-脯氨酸上的生长速度较快,且L-脯氨酸最有利于其产孢。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去除果皮和晒种处理对红豆草种子(荚果)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和对照相比,去除果皮处理显著缩短了红豆草种子的初次发芽时间,且显著提高了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根、芽生长,显著降低了发霉率;晒种处理能显著促进未去掉果皮红豆草种子(荚果)的萌发。晒种1~3d对去掉果皮的红豆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霉率无显著影响(P0.05)。去掉果皮晒种2、3d处理红豆草种子的发芽率显著高于未去皮晒种0d(对照),发霉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显著高于去掉果皮晒种0d和1d,初次发芽时间比对照提前2d,其根长和芽长显著高于对照(P0.05);经过去掉果皮和晒种的红豆草种子在室内贮存75d后其发芽指数、根长、芽长均有所降低,而发芽率却有所增加。试验得出,去除红豆草种子(荚果)果皮并晒种2~3d能显著促进其萌发、降低发霉率,而且短期(75d)贮藏后其发芽率未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低磷胁迫对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以及内源激素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营养液沙培法,以耐低磷5号和磷敏感1号红豆草为试验材料,设置常磷(1.00 mmol·L-1 KH2PO4)和低磷(0.01 mmol·L-1 KH2PO4)胁迫处理,于不同胁迫天数后测定形态、光合以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低磷胁迫抑制红豆草生长和光合作用,在低磷胁迫下,除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外,供试红豆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下降。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2份红豆草材料地上和地下部玉米素(ZT)、脱落酸(ABA)、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3)及其之间的比值变化趋势不一致,耐低磷红豆草地上和地下部ZT,GA3,IAA,ABA耐低磷系数大于磷敏感材料。相关性分析表明,IAA与光合作用和叶绿素荧光显著相关,ABA与IAA,ZT,GA3呈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红豆草耐低磷特性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