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7篇
农学   26篇
  8篇
综合类   101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34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种业宝典     
《种子世界》2006,(2):51-52
次生分生组织:由某些成熟组织经过脱分化,重新恢复细胞分裂机能而形成的分生组织。表皮、皮层、中柱鞘以及韧皮薄壁组织中均可发生。束间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是典型的次生分生组织,其分裂活动的结果,产生次生结构。次生加厚分生组织;次生菌丝;次生林;次生林改造;次生生长;  相似文献   
2.
<正>一、畸形果1.形成原因在低温、多肥(主要是氮肥)、水分、光照不足,养分过分集中输送到正在分化的花芽中,花芽细胞分裂过旺,心皮数增多,开花后心皮发育不平衡,而形成多心室畸型果。幼苗期氮肥过多,冠根比例失调也会产生畸型果。此外,喷花浓度过高或重复喷花,也会造成畸形果。  相似文献   
3.
1.玉米缺肥主要表现1.1玉米缺氮肥的主要表现:玉米植株生长缓慢、叶片狭小、茎秆纤细、叶色黄绿,并且下部叶片早衰老化。1.1.1植株瘦小。缺氮时,蛋白质、核酸、磷脂等  相似文献   
4.
一、畸形果:各种畸形果是番茄栽培中常见的生理病害。大型畸形果主要产生于花芽分化及发育期,即在低温、多肥,水分及光照充足下,生长点部营养积累过多,正在发育的花芽细胞分裂过旺,心皮数目过多,开花后由于各心皮发育的不均衡而形成多心室的畸形果。畸形果中的顶裂型或横型果室,主要是由于各心皮发育时条件抑制了钙索向花器的运转而造成。为防止畸形果的发生,育苗期间温度:不宜控制过低,水分及营养必须调节适宜。  相似文献   
5.
应用细胞同步培养技术、高压液相色谱分析(HPLC)和酶偶联免疫法(ELISA)分析了胡萝卜细胞在悬浮培养时生长分裂周期的变化并对内源激动素类物质(玉米素Z-Zeatin、核糖基玉米素ZR-zeatinriboside、二氢玉米素DHZ-dihydrozeatin、核糖二氢玉米素DHZR-dihydrozeatinriboside、异戊烯基核糖基腺嘌呤IP-isopentenyladenine和核糖基异戊烯基腺苷IPR-isopentenyladenineriboside)含量进行定量分析.从用荧光显微技术分析DNA含量变化结果看出,附加有激动素0.1×10-6·L-1的悬浮液中,胡萝卜细胞的分裂周期为8.5h,比不加外源激素的处理短1h.在无外源激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期中内源细胞分裂素类物质除ZR之外,其余的Z、DHZ、DHZR、IP和IPR的含量在分裂的第6.5h均有一个峰值出现,ZR在第4.5和8.5h有峰值出现.外加细胞分裂素的处理中.Z、iP和iPR整个周期无明显含量变化,DHZ和DHZR在第6.5h出现峰值.ZR在第8.5h时也出现峰值.说明附加细胞激动素可协调Z.iP和iPR的积累,加速利用?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06,(8):30-30
棉花是一种中等需硼、耐硼较强的作物,正常结铃的棉花全株硼含量20~30毫克/千克。在缺硼条件下.花冠缩短,花药和花丝萎缩,花粉畸形、活力下降,棉花会增加蕾铃脱落。影响根尖和生长点分生组织细胞分裂。使根量减少,侧芽丛生,形成多头,造成“蕾而不花”。棉花缺硼症状:  相似文献   
7.
在水温为(16.0±0.5)℃、pH为8.0~8.3、盐度为30.2的条件下,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单倍体、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发育的过程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单倍体胚胎脊柱弯曲,器官分化不全,受精率低,畸形率高,出膜率低;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的发育时序基本相同,受精卵经过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卵黄栓胚、克氏囊胚、尾芽胚、心跳胚、出膜期等阶段孵化出膜,各阶段除发育时间不同外,发育特征与发育分期没有明显差别;普通二倍体胚胎约61 h孵化出膜,而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分别经66 h 30 min和67 h 50 min孵化出膜,孵化时间比普通二倍体牙鲆长约10%.其中,卵裂期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在细胞分裂阶段发育特别缓慢,发育时间比普通二倍体长约25%.单倍体出膜率为(16.5±2.2)%,畸形率为(97.2±1.6)%;雌核发育二倍体出膜率为(85.6±3.0)%,畸形率为(13.2±2.3)%;三倍体出膜率为(82.3±3.1)%,畸形率为(16.3±2.5)%.与普通二倍体牙鲆相比,三倍体和雌核发育二倍体胚胎出膜率低,仔鱼畸形率高.  相似文献   
8.
感染大肠杆菌后家蝇幼虫浆血胞和粒血胞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家蝇血细胞的功能、细胞免疫机制等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应用倒置显微镜结合姬氏染色观察家蝇3龄幼虫感染大肠杆菌后4h、8h、16h、24h血细胞总数及粒血胞和浆血胞的数量及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家蝇3龄幼虫浆血胞和粒血胞是家蝇幼虫免疫反应的主要免疫细胞,感染后4h血淋巴细胞总数、浆血胞和粒血胞数增高,感染后8h达高峰,之后开始下降;感染后各组浆血胞和粒血胞聚集成堆,出现细胞变形、空泡和核内颗粒浓集。对照组家蝇幼虫浆血胞有细胞分裂,感染后各组可见粒血胞、浆血胞分裂,家蝇幼虫血细胞的自身分裂可能是其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9.
周霞  王小梦  常慧红 《北方园艺》2007,(10):118-118
7月中旬至8月下旬是冬枣果实膨大期,此期是枣果发育最活跃时期,为细胞分裂和迅速生长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需要消耗较多的营养物质,此时又正值甲口愈合后,根系急速争夺营养的关键时期,也是枣树树势较弱、营养缺乏、抗御外界不良因素最弱的时期,常常表现为黄叶、落叶、落果等,并且最容易受病害、虫害的侵袭.因此需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弯曲瓜的产生和防治 弯曲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机械原因和生理原因两种。机械原因是由于果实生长发育时受到地面、支架等阻碍.影响了正常的下垂生长.造成弯曲。生理原因则是瓜条内细胞纵向分裂或膨大不均造成的。细胞分裂较快的一侧,伸长较快.因此形成弯曲瓜。[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