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707篇
  免费   1205篇
  国内免费   2013篇
林业   6179篇
农学   2651篇
基础科学   6011篇
  2224篇
综合类   29110篇
农作物   1917篇
水产渔业   3089篇
畜牧兽医   13806篇
园艺   4106篇
植物保护   1832篇
  2024年   346篇
  2023年   1192篇
  2022年   1284篇
  2021年   1381篇
  2020年   1386篇
  2019年   1750篇
  2018年   693篇
  2017年   1431篇
  2016年   1836篇
  2015年   1944篇
  2014年   3437篇
  2013年   3653篇
  2012年   4206篇
  2011年   4245篇
  2010年   3936篇
  2009年   3841篇
  2008年   3949篇
  2007年   3680篇
  2006年   3436篇
  2005年   3482篇
  2004年   3146篇
  2003年   3735篇
  2002年   2368篇
  2001年   2237篇
  2000年   1653篇
  1999年   966篇
  1998年   889篇
  1997年   705篇
  1996年   698篇
  1995年   642篇
  1994年   534篇
  1993年   409篇
  1992年   346篇
  1991年   355篇
  1990年   299篇
  1989年   314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86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41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7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1篇
  1976年   12篇
  1975年   17篇
  1974年   10篇
  1973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淡水渔业》2021,51(3)
为了解曝气联合投加菌藻对湖泊水体的生态效应,于2019年7月24日-10月16日,在白洋淀沟壕中开展了曝气联合投加菌藻的水体生态修复试验,对比分析了修复水体和未修复水体的理化指标及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结果显示:试验期内,曝气联合投加菌藻修复技术对水体总氮(TN)、总磷(TP)浓度的影响并不明显,但能显著降低水体亚硝态氮(NO~-_2-N)浓度,同时明显减少了上下水层的溶解氧差异,对打破水体上下分层具有明显效果;进行生态修复的水体中,浮游甲壳动物优势种逐渐由枝角类的短尾秀体溞(Diaphanosoma brachyurum)、长肢秀体溞(Diaphanosoma leuchtenbergianum)向桡足类的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sp.)、桡足幼体(Copepodid)和无节幼体(Copepod nauplii)转变,浮游甲壳动物种类组成趋于小型化;生态修复区内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和密度有明显降低的趋势。综合结果来看,曝气联合投加菌藻修复技术能显著降低湖泊水体的亚硝态氮浓度,打破水体上下分层状态,同时使浮游甲壳动物生物量和密度明显降低,使其物种趋于小型化。  相似文献   
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碳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对于促进土壤养分循环、增加养分有效性有重要作用。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成土壤结构的最小单元,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其形成转化过程与土壤固碳过程息息相关,因而研究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及团聚体有机碳影响因素对于土壤结构的改善和土壤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文献的总结,明晰了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的关系,阐述了土壤类型、施肥方式、土地利用和矿区复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并从生物质炭的长期定位研究和复垦矿区的土壤修复两方面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研究进行展望,研究结果可为合理的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又称亚洲鸡瘟或伪鸡瘟,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高度接触性和高度毁灭性的一种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是寒冷和气候多变季节多发。各种日龄、不同免疫水平的鸡均能感染,20~60日龄鸡最易感。患病鸡的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黏膜和浆膜出血和坏死,神经机能紊乱。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和致死率高等特点,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做好新城疫的防治尤为重要。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其列为A类动物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相似文献   
4.
养牛业是我国畜牧业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家对于畜牧业政策的不断放宽,养牛成为了许多农户的首选。在享受养牛带来丰厚经济效益的同时,饲养人员们还要面临着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牛病。养殖户如果对牛病缺乏一定的认识就会造成非常大的损失。本文通过对牛常见病的发病机理、检疫要点、防控措施进行论述,希望对同行业其他工作人员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王建成  王震 《兽医导刊》2020,(4):127-127
寒冷季节,或饲养条件差、管理不当的鸡舍,给各种疾病的发生,提供和创造了有利条件,各种以呼吸道为主的疾病,频繁发生,给肉鸡养殖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流行病学,发病特点和病理变化进行分析,提出详细的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为探寻较为合理且高效的石漠化植被修复的治理模式,为今后选择治理石漠化的植被组合提供参考依据.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施秉县设置样地,选择3种治理模式:模式一为针叶林(马尾松、柏木),模式二为阔叶林(壳斗类,杂灌),模式三为灌木林(荚蒾、杂灌),分析不同治理模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结果表明,3种模式下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为细菌>真菌>放线菌;模式二治理下的土壤呈弱碱性,土壤养分含量高于其他2种模式,土壤微生物具有更高的多样性,罗尔斯通氏菌菌属(H16)、Gaiella、红游动菌属(Rhodoplanes)、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Haliangium、子囊菌门(Ascomycoat)、担子菌门(Basidiomycete)、接合菌门(Zygomycota)是其优势菌属,且与土壤中大多数营养物质具有显著正相关性;石漠化治理效果表现为模式二>模式一>模式三,所以模式二的石漠化治理能力更好.  相似文献   
8.
草地贪夜蛾以其对农作物生产危害严重性深受关注,该文对该类害虫形态特征、生物型、生物学特征等等发生特点简要概述,具体从组织管理、全面监测、综合防控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详细介绍了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控措施,以降低此虫害在农业生产中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以内蒙古鄂托克旗为例,基于GMS中的MODFLOW模块构建了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模型结构(含水层厚度、参数分区)与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因素对模拟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含水层不确定情景(含水层下边界概化为隔水底板平均值870 m)与实际情况水头差值绝对值的累计和最大为701 m,对模拟结果起了主控作用;当含水层下边界概化为910,940 m时,累计和分别增加为1 013,1 593 m;与仅考虑单个不确定性因素相比,同时考虑模型参数与含水层不确定情景累计和最大为738 m,同时考虑参数分区与含水层不确定情景累计和最大为791 m.因此,在构建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时,应优先考虑含水层空间结构概化的合理程度,同时考虑多个不确定性因素对模拟结果的综合影响,使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能更精确地反映真实的地下水流状况.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包揉机的加工工序、结构特点、安装,阐述了其实际操作过程以及维护保养方法,以期为包揉机在茶叶生产上的科学使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