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8篇
基础科学   1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园艺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昆明翠湖据说最初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后因水位下降而成为一汪清湖,亦因湖东曾有9个出水的泉眼,又名“九龙池”。翠湖水光潋滟,堤畔植柳,湖内种荷。残荷与绿柳相映,亭台与楼阁参差,翠湖便成了昆明城内的一颗绿宝石。翠湖观鸥是昆明旅游的一大趣事。与冬日的北京相比,翠湖俨然是  相似文献   
2.
采用定点观察、影像调查、追踪观察、瞬时扫描等方法对云南省昆明市翠湖公园内越冬红嘴鸥的日间行为进行调查研究,归纳并建立了红嘴鸥日间行为谱及其PAE编码系统。共记录到红嘴鸥9大类44种行为,类别包括非飞行类运动、迁飞、觅食、通讯、集群、清洁、停歇、竞争对抗、避害。结合人为干扰及斑块化生境中红嘴鸥的行为,在其行为生态及行为功能基础上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人为因素是影响红嘴鸥在翠湖越冬期间行为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湿地公园小品即指使用于栖息地保护的湿地场所,也能为人类提供某种活动方式,包含科普教育、自然风景观光、休闲散步和观鸟等内容的设施或建筑。它是湿地景观中的一种新的文化类型,其重要作用正日益被人们所认识。笔者从不同尺度评述了北京市翠湖湿地公园、北京市南海子湿地公园2个案例小品的建设情况,分析了湿地公园小品空间布局、空间造型、材质选取、文化体现4个方面的设计,得出了湿地公园小品的特色:空间布局以湿地体验展示区和服务管理区为主;空间造型主要以湿地动植物造型为依托;材质是取之于湿地,用之于湿地;颜色选取为与湿地公园基调颜色相协调的原生木、石色,淡蓝色,绿色等:文化体现多是通过造型来表现。  相似文献   
4.
永胜县莲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莲藕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植物,又名塘荷、芙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需要充足的阳光、肥沃深厚的土壤、可调节水位的环境。其果实称莲,根茎称藕,花称荷。主要使用部分为根茎。莲藕营养丰富,可以煮熟、煎炒,且加工品可制成藕粉、蜜饯等食品。永胜县三川镇翠湖(称龙潭)种植莲藕有悠久的历史,三川镇位于永胜县城西北部,平均海拔1 576.5m,四面有山(称三川坝),坝区地势平坦,属盆源形地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水资源十分丰富,年平  相似文献   
5.
《云南林业》2015,(1):37-38
昆明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和中亚—印度候鸟迁徙通道上,是南来北往候鸟迁徙的停歇繁殖地或越冬地,目前昆明记录鸟类已达300多种,红嘴鸥更是昆明的常客。自1985年11月红嘴鸥来昆后,每年如约而至,30年从不失约,给昆明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构建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卷,成为一大城市景观和文明祥和的标志之一。2005年昆明市获得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的"中国红嘴鸥之乡"美誉。  相似文献   
6.
昆明翠湖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翠湖生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翠湖的历史背景,探讨了翠湖湿地在昆明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结合现状研究了翠湖湿地的生态功能及社会服务功能,分析了翠湖湿地在滞留沉积物和营养物、降解有毒物质、净化环境空气、调节小气候、吸附粉尘、净化污水、改善城市环境、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针对现状提出了翠湖湿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PSR模型的鸣翠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给鸣翠湖的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以PSR概念模型为基础,构建了3个子系统27个指标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定权重、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计算生态系统健康综合指数,确定鸣翠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等级。鸣翠湖湿地处于亚健康状态。3个子系统中,状态指标最大隶属度为0.2333,属于亚健康状态;压力指标最大隶属度为0.2677,属于健康状态;响应指标最大隶属度为0.4553,属于亚健康状态。制约鸣翠湖生态系统健康的疾病因子主要是景观多样性单一、化肥施用强度大、水质污染、干旱指数偏高。基于各影响因子之间的关联性和制约性,在修复鸣翠湖湿地生态健康主要制约因子的同时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适度干预。  相似文献   
8.
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鸣翠湖的水质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影响鸣翠湖水质的两个主因子,因子1由叶绿素a(Chla)、高锰酸钾指数(CODMn)、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构成,反映了鸣翠湖的有机物污染状况;因子2由总氮(TN)、氨氮(NH3-N)、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共同构成,反映了鸣翠湖的营养盐氮污染状况。鸣翠湖水体以有机物污染与氮营养盐水平较高为主要特征,是引起鸣翠湖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影响富营养化湖泊底泥氮、磷释放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水体酸碱度、温度以及上覆水营养盐浓度,为合理评估环境因素对湖泊底泥氮、磷释放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富营氧化比较严重的云南省昆明市城市景观湖泊翠湖为研究区域,通过控制不同pH值、温度和上覆水营养盐浓度来模拟影响底泥氮磷释放的因素。[结果](1)放置时间相同条件下底泥氮、磷释放量受到水体酸碱性的影响,中性环境下(pH=7.5)释放量高于酸性和碱性水体条件。底泥释放5,10h条件下,pH值为7.5时底泥磷释放量分别达到5.88,8.28mg/kg;pH值为7.5时底泥氮释放量分别达到22.8,38.4mg/kg;(2)底泥氮、磷释放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温度为20℃时底泥氮、磷的释放量分别达到28.62,3.75mg/kg;(3)底泥氮、磷的释放量均随着上覆水浓度增加而减少,随着放置时间延长而增加。放置时间5h上覆水氨氮浓度0.31mg/L底泥氮的释放量最大,达到21.63mg/kg。放置10h在氨氮为2.37mg/L时底泥氮的释放量达到最大值(39.22mg/kg);底泥磷释放量在上覆水磷浓度0.14mg/L时底泥总磷的释放量最大;放置时间为5,10h时分别达到4.25,4.91mg/kg。[结论]底泥中营养盐释放是一相当复杂的动态过程,水体酸碱度、温度或上覆水营养盐浓度是影响释放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绿化与生活》2015,(3):30-37
<正>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生态文化协会与北京晚报联合举办的"我心中最美绿色"照片征集活动圆满结束。本次活动共征集到近2000幅作品,经过评委会初选、复选,《花田小天使》等5幅作品荣获一等奖,《北宫晨晓》等10幅作品荣获二等奖,《春早人勤》等20幅作品荣获三等奖,《我和秋天有个约会》等30幅作品荣获入选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