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97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486篇
林业   372篇
农学   353篇
基础科学   742篇
  1366篇
综合类   6042篇
农作物   135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307篇
园艺   193篇
植物保护   210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84篇
  2022年   335篇
  2021年   318篇
  2020年   281篇
  2019年   324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93篇
  2016年   359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604篇
  2013年   620篇
  2012年   697篇
  2011年   636篇
  2010年   622篇
  2009年   563篇
  2008年   600篇
  2007年   454篇
  2006年   397篇
  2005年   438篇
  2004年   254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15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7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7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18年,新野县开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促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采集分析重金属土样8个,分析项目包括铬、镉、铅、砷、汞。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表明,铬、镉、铅、砷、汞的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0.404-0.580、0.313-0.567、0.216-0.414、0.134-0.230、0.022-0.138。内梅罗污染指数在0.33-0.47之间,污染等级均为Ⅰ级,全部为清洁(安全)。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提升肥料利用率,完善施肥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采用大数据技术、农业专家系统技术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开发基于桌面版、触摸屏版及手机版的贵州主要作物及特色果蔬的施肥推荐服务系统。该系统由地图推荐施肥、样点推荐施肥、测土配方知识和作物栽培管理等模块组成,可查询浏览精确田块地理位置、立地条件及理化性状等相关信息,并能对任一田块单元因地、因品种或因生产水平提供施肥决策推荐,适用于山地立体生态条件下的施肥信息咨询服务;施肥推荐系统可提升贵州省耕地养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丰富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手段。  相似文献   
3.
《安徽农业科学》2020,(2):20-22
土壤退化已经成为限制土壤生产力的重要障碍因素,而酸化则是土壤退化的重要表现之一。综述了土壤酸化的成因以及酸化对土壤地力、土壤养分有效性和土壤碳氮代谢的影响,以期为植烟土壤酸化改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军 《农家致富》2005,(14):48-48
江苏淮安市读者王某来信:2003午7月,本村村民杨某在未经任何部门批准的情况下,擅自将承包的耕地取土.卖给附近砖厂,获利1万余元.造成基本农田保护区11亩耕地被毁。请问杨某这种做法合法吗?  相似文献   
5.
对安庆市耕地地力进行划分,分析地力变化,提出合理利用和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及合理施肥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7.
8.
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既避免焚烧秸秆形成大气污染和造成火灾,净化了环境,还可以保护耕地,减少土壤水分流失、农田扬沙等。  相似文献   
9.
如果用土层较薄、土壤较贫瘠的山地或荒地建苹果、梨、桃、李等果园,栽植前又没进行过开园整地和培肥地力,果苗栽下后会因为土壤耕层浅、结构不良、肥力低、有机质含量少、酸碱度不适宜而生长不良。因此应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早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10.
土壤盐碱、板结、瘠薄是影响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要实现小麦高产、稳产,提高播种质量是关键。而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又是保证播种质量,实现小麦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