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0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醇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生物标记物,被广泛用于土壤及沉积物中有机物质的溯源。为探究醇类化合物对高寒草甸退化指示作用规律,采用野外调查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方法,对高寒草甸植物与土壤中醇类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高寒草甸植物中醇种类数为2~21,碳数为4~37,不饱和醇种类数高于饱和醇。退化土壤中检出9-甲基-10-顺式十五烯-1-醇、2-亚甲基-5α-胆甾烷-3β-醇、1-三十七烷醇,而在未退化土壤中未检出。高寒草甸中植物和土壤醇的种类大小关系为退化植物退化土壤未退化植物未退化土壤,植物和土壤中相同的醇有很强的相关性(R2=0.871)。植物和土壤醇类的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表明,醇类化合物可以用作标记物来指示高寒草甸退化。  相似文献   
3.
丽草蛉是多种农林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昆虫,能以预蛹进行兼性滞育越冬,该属性对延长丽草蛉的产品货架期、增加产品储备量及促进产品运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别测定了丽草蛉非滞育预蛹(1日龄)和滞育预蛹(1日龄、7日龄)体内的总蛋白质、脂类、糖类及醇类等主要生化物质的含量,以及脂肪酶、海藻糖酶、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关键酶的活性变化,比较了非滞育和滞育丽草蛉预蛹体内重要生化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滞育和非滞育丽草蛉的生理生化特征显著不同,滞育预蛹显著积累蛋白质、脂类、甘油三酯、糖原等能源物质以及甘油、海藻糖等低温保护物质,并且滞育个体的抗氧化防御能力显著增强,这些生理生化变化有助于提高丽草蛉的抗逆性,满足滞育维持期及滞育解除后恢复发育的能量需求,保证滞育个体的发育和存活。结果为解析丽草蛉滞育的生理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筛选山东蓬莱产区酿酒葡萄‘品丽珠’黄烷醇、花色素苷含量较高的优良营养系,以期为发挥其酿酒性能提供理论依据。以蓬莱产区品丽珠母本及3个芽变营养系(214、327、623)为试材,采用分光光度计法分析葡萄果皮和种子中总酚、总单宁、总花色素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酚酸类、黄酮醇类、黄烷醇类、花色苷单体及白藜芦醇含量。研究结果表明,黄烷醇是种子和果皮中主要的单体酚,其中儿茶素含量最高;二甲花翠素葡萄糖苷是果皮中主要的花色苷。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条件和自然条件下,品丽珠不同营养系间的酚类物质差异较明显,相同营养系不同年份间也有显著差异。其中营养系623果皮和种子的总酚、种子的单宁和黄烷醇以及果皮和种子中的酚酸类、单体花色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营养系和母本。  相似文献   
5.
《蔬菜》2020,(3):19-19
2020年2月12日,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白明义研究组报道了植物甾醇类激素——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和过氧化氢(H2O2)相互依赖促进保卫细胞中的淀粉降解,进而促进气孔开放的研究结果。研究显示,野生型植物气孔中的淀粉在见光后迅速降解,而在BR缺失和不敏感突变体的气孔中淀粉大量富集,且见光后不能降解,使得气孔不能正常开放。  相似文献   
6.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花苞及树干上采集的树胶,混入上颚腺分泌物和蜂蜡等物质而成的一种具有芳香气味的胶状固体物质[1]。蜂胶含有黄酮类、萜烯类、有机酸、芳香醛、醇类、酯类及多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7.
菝葜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近几十年来菝葜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的进展,着重介绍了在本属植物中所发现的甾体皂甙类化合物的分离技术、结构鉴定和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项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了2个甜樱桃品种‘Kordia’和‘Vanda’在不同气调贮藏条件下果实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醇类、酯类、萜类和醛类是Kordia和Vanda的主要香气组分,其中15种醇类(主要成分有乙醇、2E-己烯醇和戊醇)占芳香物质总量的39%,8种酯类(主要成分有2E-己烯醇乙酸酯和戊酸丁酯)占测定芳香物质总量的39%,4种萜类(主要成分有柠檬烯和α--芳樟醇)占测定芳香物质总量的15%,10种醛类(主要成分有2E-己烯醛和2E-辛烯醛α--芳樟醇)占测定芳香物质总量的7%.其中戊醇、2E-己烯醛、2E-辛烯醛、戊酸丁酯、2E-己烯乙酸酯和柠檬烯等6种成分总含量占测定芳香物质总量的80%以上,3种气调贮藏条件下54 d后,樱桃果梗仍然为绿色,有10%的樱桃果梗逐渐变干,常规气调贮藏条件下樱桃果梗变为褐色.两者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氟苯尼考又名氟甲砜霉素,是一种化学合成的新一代动物专用氯霉素类(又称酰胺醇类)广谱高效抗菌药物,不与人类用药形成交叉耐药性.其特点是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好、口服或注射给药均吸收迅速,体内各脏器分布广泛,能通过血脑屏障,且与其他常用抗菌药无交叉耐药性.特别是无潜在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作用,相对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中的鞘氨醇类代谢产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香港红树林的两株南海海洋真菌(2526#和1850#)的代谢产物中分离到4个化合物,通过完整的波谱数据分别解析为鞘氨醇类化合物N-(2’,3‘-二羟基二十四碳酰基)-1,3-二羟基-2-氨基十八烷(A)、n-(2’,3‘-二羟基二十六碳酰基)-1,3-二羟基-2-氨基十八烷(B)、2‘-dehydroxycerebroside D(C)和cerebroside D(D)。化合物A和B未见文献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