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15篇
  11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218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菜籽油的脱胶程度会影响油酯的质量,还会干扰后续的精炼。综述了菜籽油脱胶方法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将几种还原剂分别与木瓜蛋白酶复配用于蚕丝精练脱胶,筛选能明显增强木瓜蛋白酶脱胶效果的还原剂。结果表明:以还原剂A、B及硫代硫酸钠和半胱氨酸作复配剂均能提高木瓜蛋白酶对蚕丝脱胶的练减率,尤以半胱氨酸的复配效果最明显;而以L-抗坏血酸(Vc)作复配剂对木瓜蛋白酶脱胶没有促进作用,反而随使用浓度的增加对木瓜蛋白酶脱胶产生抑制作用。还原剂A、B及硫代硫酸钠和半胱氨酸与木瓜蛋白酶复配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5 g/L、2.0 g/L、4.0 g/L、2.0 g/L,几种复配酶液对蚕丝脱胶处理的练减率分别为对照的1.27倍、1.39倍、1.35倍、2.20倍。筛选的4种还原剂可与木瓜蛋白酶复配用于蚕丝精练加工,有望在不增加酶用量的前提下提高蚕丝脱胶的练减率。  相似文献   
3.
根据大型油厂生产车间的设置,着重讨论了大豆中非水化磷脂在预处理和浸出车间加工过程的变化过程,从理论和实践经验上探讨影响非水化磷脂含量的重要因素,提出降低毛油中非水化磷脂含量的措施,为后续的精炼生产提高品率,降低消耗。  相似文献   
4.
黄麻和红麻脱胶细菌的分离和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67个菌样中分离出312株脱胶细菌。它们均具芽孢,其中孢囊明显膨大的93株,孢囊不明显膨大的219株。通过进一步筛选,获得44个能在48小时内完成脱胶的优良菌株,它们都是孢囊膨大菌。选取孢囊膨大菌与不膨大菌各7株做了初鉴。结果表明,有6株似多粘芽孢杆菌(Bacillus polymyxa)、4株似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3株似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和1株似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文中对脱胶菌的获得与样品来源和富集培养基的选择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SDS-PAGE法,系统研究了苎麻脱胶高效菌株T85-260纯培养过程中的胞外酶系,初步得出如下结论能在不同的培养基中组成型产生41种胞外蛋白(含胞外酶或亚基),分子量为10.0KD-120.0KD;可能能分泌分子量分别为60.3KD、49.5KD、33.5KD、29.5KD的4种甘露聚糖酶,分子量为28.6KD的果胶酶,较高浓度的镁离子有利于果胶酶的产生,分子量分别为72.9KD、35.5KD、31.6KD、19.9KD的4种蛋白酶;T85-260嗜好甘露糖.上述酶类需要在苎麻脱胶过程中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利用红麻专用脱胶菌T1163 分别在振荡和静置条件下,对红麻鲜皮进行了脱胶试验,测定了发酵液中的活菌量、pH 值、挥发酸、COD、还原糖、胞外可溶蛋白及脱落物量和总残渣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在振荡条件下,54h 内完成红麻鲜皮脱胶;微生物在0~12h 旺盛繁殖;pH 值为6.5 ~7 .5;挥发酸峰值为236mg/l;COD在6h 出现峰值,为958mg/l;还原糖在0~24h 迅速下降。在静置条件下,48h 内完成红麻鲜皮脱胶;T1163 活菌量在6h 左右出现一个“低谷”;pH 值为5.0 ~6.0 ;挥发酸峰值为1920mg/l,COD和还有糖分别在12h 和6h 左右出现峰值。两种发酵体系中,脱落物和总残渣量均随着脱胶时间延长而增加,至完成脱胶时分别占麻重的18.51% ~20.05% 和4.1% ~5.52% ;可溶性蛋白质变化规律均类似于“M”型。  相似文献   
7.
对国内外红麻制浆造纸的主要成就、现状、以及生物技术在红麻脱胶和制浆造纸工业上的应用进行了概述。针对红麻化学制浆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红麻生物制浆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间歇式高温水化脱胶、中温淡碱中和工艺生产精制大豆油,该工艺具有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经济效益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试验结果表明:亚麻工艺成熟后期进行脱胶剂处理,可使亚麻种子产量降低34%左右,并影响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种用价值,为确保安全,其种子不能食用,但可加工成工业用油、脱胶剂处理的田间无残效,不影响下茬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虽种子受到影响,但此项技术仍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