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草苁蓉多糖与其结合蛋白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桂英  孙仓 《特产研究》1999,(3):14-15,46
用碱提取的草苁蓉花序多糖粗品中,蛋白质含量为5.53%,其中少部分为游离蛋白,脱去游离蛋白质,多糖仍含蛋白质3.10%,经水解酶处理后,蛋白质下降为1.5%,经温和的碱处理,表明这部分蛋白质是通过苏氨酸或丝氨酸的糖苷链与多糖连接的,所结合的蛋白质平均分子量约4万道尔顿,它们可能分别连于多糖的主干末端或葡萄分枝末端和岩藻糖分枝末端。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从长白山野生草苁蓉(Boschniakia rossica Fedtschet Flerov)全草中分离鉴定了13种脂肪酸成分  相似文献   
3.
草苁蓉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
草苁蓉酸性组分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对草苁蓉酸性组分进行分析。初步鉴定出16种化合物,其中有机酸及酯类化合物10各,包括高级不饱和脂肪酸,9,12-十八碳二烯酸,9,17-十八碳二烯酸和5,8,11-十七碳三烯酸。  相似文献   
5.
草苁蓉寄生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研究,对草苁蓉的寄生机理进行了合理的推断:赤杨尖诱导了草苁蓉种子的萌发和胚根的向性生长,并与赤杨根尖发生寄生关系,然后形成地下球茎,经越冬后长出地面。形成草苁蓉植株。  相似文献   
6.
7.
草苁蓉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草苁蓉的人工繁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草苁蓉简介 草苁蓉天然分布区极窄,世界上只在中国、日本、朝鲜和俄罗斯有一定量的分布,在我国也只有长白山林区(海拔1100~1300 m)、大兴安岭北部林区(海拔350~550 m)有天然的分布.其中长白山林区由于人为破坏严重,目前资源已近枯竭.大兴安岭林区也出现了乱采乱收的无序状况,使有限的野生资源受到侵害.  相似文献   
9.
董长颖  于加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6):3579-3583
以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为提取剂,采用索氏提取法从草苁蓉(Boschniakia rossica)中提取齐墩果酸、熊果酸和绿原酸,然后用热水提取法从残渣中提取多糖.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草苁蓉中齐墩果酸、熊果酸和绿原酸含量进行检测,再运用分光光度法对草苁蓉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草苁蓉中含有较丰富的齐墩果酸、熊果酸、绿原酸和多糖,其含量分别为0.586%、0.575%、0.326%、11.835%;回收率分别为96.90%~99.80%、97.20%~ 100.30%、97.50%~100.20%、94.30%~98.60%;变异系数分别为1.13%、1.26%、1.10%、1.74%.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