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7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30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讯     
谌有光和王春华研究员新著《陕西果树昆虫图谱》已由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公开发行。该书介绍了我国北方落叶果树害虫及其主要天敌,以作者50多年采集、制作的数百种果树害虫及其天敌标本彩色照片为主线,重要种类配以彩色生态照片和黑白形态图,文字描述简明扼要,并有新颖、有效、实用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落叶果树冬季进入休眠期,果农田间管理时间长,农事操作方便,而在生产中,不少果农忽视了冬季这个果园管理的关键时期,造成树势衰弱、树形杂乱、病虫害严重。做好落叶果树冬季管理技术措施,对于增强树势,提高翌年果树产量、品质和效益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九五”期间我国落叶果树科技攻关的方向和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宪生 《果树科学》1995,12(4):262-264
根据我国落叶果树研究的现状和动态,结合总结“八五”、落实“九五”课题的实际,提出了“九五”期间国家设立折研究内容,以期对决策部门的工作和科技人员的选题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5.
核桃在我国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食用和油料树种,核桃仁滋味好,营养丰富,含油率一般为65%,最高达83.51%,并富含蛋白质,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核桃根深叶茂,其生态防护功能在落叶果树中位居前列。  相似文献   
6.
休眠是落叶果树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主要对落叶果树休眠的概念、生理(主要包括营养物质、酶活性、内源激素变化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对今后落叶果树休眠的研究重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树莓的特性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树莓(Rubus idaeus L.)为蔷薇科悬钩子属,多年生落叶果树,小灌木,又名木莓,东北地区俗称托盘、马林果、覆盆子等,具有较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我国树莓野生资源(悬钩子属)十分丰富,华北各地均有分布。我国树莓栽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其他地区尚未形成规模生产,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及西部大开发的形势下,种植和发展树莓具有广阔的前景。1 植物学特征树莓为落叶小灌木,枝条直立,密生皮刺,叶绿色、叶背灰白色,有小刺;花两性,花瓣白色或粉红色,花瓣、萼片各5枚,萼片宿存,雄蕊多数离生,雌蕊多数着生于突起的花托上。果实为聚合果,成熟时可分…  相似文献   
8.
落叶果树的盆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树盆栽,不仅可以美化环境,净化空气,观花赏果,而且可以品尝果实,观赏树桩。因此,果树盆栽已成为家庭居室的靓点之一。现将其盆栽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进入休眠期,各种病菌和害虫以不同方式、形态潜伏于隐蔽场所越冬,发育阶段较一致,场所较集中、稳定,便于消灭;树体抗性较强,防治方法简便易行,并能起到一方多治、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消灭或减少翌年初侵染及为害来源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0.
几种落叶果树H2O2含量变化与自然休眠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以设施栽培中常见的几种核果类果树品种和两个葡萄品种为试材, 分析了芽休眠期间 H2O2含量变化动态, 并探讨了温度、生长调节剂及化学破眠物质对H2O2含量影响的效应。结果表明: 休眠期间,不同树种( 品种) 芽内 H2O2含量存在差异, 基本趋势是晚熟品种高于早熟品种, 花芽高于叶芽, 但葡萄品种相反, 早熟的‘京秀’高于晚熟的‘巨峰’; 休眠期芽内 H2O2含量基本呈稳步上升后急剧下降的趋势,不同品种急剧下降的时间略有差别, 且与自然休眠解除的时间相吻合。低温(5 ℃) 处理显著增加了芽中 H2O2含量, 中温(10 ℃) 使 H2O2含量略有增加, 而高温(20 ℃) 却导致 H2O2含量降低。休眠前期50 mg.L-1 ABA 处理显著提高了芽中H2O2含量, 而100 mg.L-1的GA3和6-BA 处理有减少 H2O2含量的趋势, 但二者差异不明显。热带地区常用的化学破眠物质对芽 H2O2的影响因树种( 品种) 、使用时期不同而异, 硫脲、KNO3前期使用对核果类果树影响明显, CaCN2对核果类无明显效应, 但对葡萄品种作用显著。果树芽 H2O2含量的动态变化表明, H2O2可能是低温解除自然休眠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