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6篇
农学   11篇
  2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1972年,在上海市园林管理处的推动下,一个以收集珍贵盆景而闻名的苗圃——龙华苗圃,逐渐被改建成一个植物园,这就是现在著名的上海植物园。上海植物园位于上海市徐汇区龙吴路,1978年4月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81.4公顷。此后,植物园经历了多次调整与改造,从国内外先后收集和引入了数千种植物,最终成为一个以科普教育与园艺研究为主的知名植物园,赢得了国内外的多项荣誉与一致认可。上海植物园拥有众多的专类展示园,如:蕨类园、松柏园、木兰园、牡丹园、杜鹃园、蔷薇园、竹园、草药园、盆景园、兰室等。  相似文献   
3.
四种蕨类孢子生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蕨菜(蕨)Pteridium apuilium(L.)Kuhn、薇菜(分株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猴腿(东北蹄盖蕨)Athyritum brevifrons Hakai和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L.)Todaro是我国广大林区常见的4种蕨类山野菜,食用历史悠久,现代人类更加大力开发,野生资源的质量越来越瘦,数量逐年减少,促使人们开始关注人工栽培,人工栽培中,繁殖技术分无性和有性两种,有性繁殖即孢子繁殖。孢子繁殖的成功与否,首先取决于孢子的生命力。为此,我们对采集来的孢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进行了其生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观赏蕨类植物组培快繁及其移栽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蕨类新萌发的侧芽为外植体,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比例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进行诱导分化、增殖、生根试验。结果表明:MS+BA 1.0mg/L+NAA 0.3mg/L增殖效果好;以1/2MS+IBA 0.4mg/L培养基的生根效果最好。在炼苗移栽试验中,以穴盘为容器、蛭石为基质,移栽成活率高达94.5%;以草炭∶珍珠岩=1∶1为基质,移栽后期植株长势好。  相似文献   
5.
<正>鳞木——恐龙时代植物。蕨类属,真蕨类石松植物的原始鳞木科(参考《消失的植物》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植株由鳞片、茎、根、叶组成。1形态鳞状萼片排列组成一个象恐龙身躯  相似文献   
6.
东北蕨类植物计24科51属140余种、变种,是中国北方蕨类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根据属的现代地理分布,东北蕨类植物可划分成7种地理成分,其中以北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所占比例最大,反映了本区系的温带性质。区系中包含了东北亚蕨类植物区系的2个特有属,30个特有种,是东北亚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本区系与周围蕨类植物区系存在着广泛而复杂的联系:与朝鲜的共有种多达104种,与日本的共有种达100种,与俄罗斯远东的共有种为81种,与华北地区的共有种72种,与秦岭地区的共有种70种,与蒙古的共有种53种,与西伯利亚的共有种46种,与北美洲及欧洲的共有种各为39种。根据蕨类植物的分布特点和种类组成,将东北蕨类植物区系划分成4个区,即长白、大兴安岭、蒙古、华北蕨类植物区。长白区有蔬类植物124种,东北亚特有成分主要分布于本区,是东北蕨类植物区系的中心区域;华北区有蕨类植物87种,喜温喜热成分较多,反映了东北蕨类植物一定的热带、亚热带亲缘;大兴安岭区有蕨类植物43种;蒙古区有蕨类植物近30种,多耐寒、耐旱种类。东北蕨类植物的垂直分布带谱是很明显的,以长白山为例,海拔500m以下为落叶林蕨类植物带,海拔500—1000m为暗针叶林  相似文献   
7.
王晓楠  朱延明  宋淑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4,(21):6913-6914,6917
非生物胁迫能够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蕨类植物属于具有世代交替特征的一大类群,种类丰富,分布广泛,用途多样。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它逐渐形成了比较独特的应对非生物胁迫的能力。近年来,研究者们越来越意识到蕨类植物在研究和开发应用中的巨大潜力,有关蕨类植物的抗性筛选与分析工作也受到重视。结合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报道,主要从非生物胁迫角度,总结分析了有关蕨类植物的非生物胁迫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广西大明山蕨类植物的生态特点及垂直分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9.
答读者问     
《花木盆景》2006,(9):30-31
1 请介绍几种常见的观叶蕨类? 三、鸟巢蕨 鸟巢蕨(Asplenium nidus)为铁角蕨科鸟巢蕨属植物,别名:山苏花。主要产于热带,因其株形丰满、颜色葱郁,是近期主要的现叶蕨类之一.主要用于插花、布置居室及会堂环境等。  相似文献   
10.
工业化蕨菜加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蕨菜 [Pteridium aquilinum (L.)Kuhn var. latiusculus (Desv.) Underw. et Heller], 属凤尾蕨科,蕨类,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吉祥菜、龙头菜、锯菜等,不仅口感清脆细嫩滑润无筋,而且营养价值较高.分布在我国各地山坡、林边、荒地及沟沿等处,不受农药、化肥、城市污水、工矿废水的污染,属无公害绿色食品,是百姓十分喜爱的一种山野菜.国外将其列为健康食品,誉为"山菜之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