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3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林业   223篇
农学   233篇
基础科学   236篇
  424篇
综合类   3138篇
农作物   106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937篇
园艺   1907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3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47篇
  2020年   132篇
  2019年   193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87篇
  2016年   178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356篇
  2013年   304篇
  2012年   430篇
  2011年   451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387篇
  2008年   432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67篇
  2005年   283篇
  2004年   219篇
  2003年   183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85篇
  1995年   92篇
  1994年   107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131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13篇
  1989年   10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马铃薯主粮化的战略性发展,饲用马铃薯块、马铃薯茎叶、马铃薯渣将大幅度增加。马铃薯饲用资源总体表现高水分、高纤维、低蛋白、β-胡萝卜素等功能性因子与龙葵素等有毒物质共存的特点。为了降低龙葵素的毒性,熟制、烘干、青贮或发酵后饲用是马铃薯饲用资源的主要处理方式。薯渣、茎叶、秸秆、辅料不同组合进行青贮、混贮、裹包青贮、发酵,可有效改善物料的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且操作简便,适于规模化推广。马铃薯饲用资源固体发酵饲料可在猪、家禽、肉兔、肉羊和牛的饲养中替代部分能量饲料或蛋白饲料,且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农户种养循环自给模式、产地茎叶综合利用模式、马铃薯渣生产发酵饲料模式,不仅变废为宝,而且减少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从食用菌种类及其分布、产值、食用菌企业、食用菌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情况等方面介绍了粤北地区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总结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菌种问题突出,品牌意识缺乏;食用菌产业标准化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食品质量安全无保障;资源浪费严重;精深加工不足等,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新疆气候干旱,夏季气温高,袋栽平菇往往出2—3茬后,因菌袋失水而不再出菇,故产量较低,一般生物效率仅70%—80%.食用菌人工栽培除双孢蘑菇外,其他食用菌的覆土栽培尚未受到人们重视.1988—1989年,我们在乌鲁木齐采用覆土方式栽培平菇,改变了平菇生长的生态条件,增加了收获量,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苹果渣是苹果加工厂的副产物.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苹果生产国,2002年苹果年产量为2 550万t,占世界总产的40%以上,可产生苹果渣300多万t,苹果渣的总产量十分可观.鲜苹果渣含水量在70%~80%,极易腐败变质,既污染环境又造成浪费.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巨大资源.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家"863"项目资金的资助下,中国农业科学院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和营养平衡理论相结合的办法,通过益生菌的作用和强化营养平衡,研制出了果渣发酵饲料,使苹果渣成为增奶、增重的功能性饲料产品.该项技术于2003年6月通过了农业部部级成果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发,既使苹果渣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又为快速发展的草食动物养殖业提供了优质的饲料,最终将促进果业和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苹果发酵饲料的研制成功对于增加畜禽产品的安全性及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均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6.
有照为证     
《农家致富》2004,(23):17-17
政府当“经纪人”,固城蘑菇获丰收,荒坡变花海。  相似文献   
7.
徐平 《食用菌》2004,26(6):12-13
在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中,加入不同量的6-苄基腺嘌呤(6-BA),探讨6-BA对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6-BA对双孢蘑菇菌丝体生长具促进作用。且能使其蛋白质、核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高浓度6-BA则逐渐显示抑制效应,其最适作用浓度为0.1mg/L。  相似文献   
8.
陈成 《食用菌》2004,26(6):39-39
“浙农1号”蘑菇品种,近年来在江苏、四川、浙江等省的蘑菇重点栽培区大面积推广,均获得较高的产量单产已超11.25kg/m^2。现就其肥水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双孢蘑菇无公害生产操作规程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根强 《食用菌》2004,26(3):25-26
双孢蘑菇生产是嘉善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2003年全县双孢蘑菇采收面积为3,200,000m^2,是浙江双孢蘑菇的重点产区之一,2001年受浙江省农业厅的委托,起草浙江省无公害双孢蘑菇标准,目前已通过专家审定并将发布,现将无公害蘑菇生产操作规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