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93篇
  免费   4篇
林业   29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23篇
  14篇
综合类   66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3518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5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95篇
  2016年   78篇
  2015年   159篇
  2014年   248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96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312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61篇
  2006年   276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184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1篇
  2000年   112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苏蚕业》2017,(1):32-34
为化解蚕桑产值逐年下降,蚕桑生产不断萎缩的困境,探索蚕业家庭农场对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桑园利用率和产出率,笔者从农场选址、规划、建设、管理、生产等环节逐一介绍述蚕业家庭农场建设,收集、记录原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调查研究,总结了现阶段发展蚕业家庭农场,有效解决了蚕茧质量、产量不高;生产者、经营者经济效益低;栽桑养蚕先进技术及省力化养蚕、上蔟技术无法推广应用,劳动成本居高不下,蚕农丧失栽桑养蚕积极性等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2.
《北方蚕业》2018,(3):52-55
花垣县发展蚕桑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对花垣县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进行了调查分析,论述了发展蚕桑产业对该县精准脱贫、石漠化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地修复中的作用,提出了用好产业扶贫政策,通过创新土地流转得租金、基地务工得报酬、入股入社得分红、承包基地得盈利等方式,让农村贫困户在蚕桑产业发展中受益脱贫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融合乡村振兴发展理念,探讨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措施,针对富顺县新时期蚕桑产业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结合发展机遇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义方 《北方蚕业》2003,24(1):46-47
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安康蚕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桑园面积4.2万hm2,年产茧1200万kg,全市已由农工贸、产供销条块分割的分散经营,逐步形成农工贸、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年蚕桑丝绸产值达5亿元以上,成为安康市的支柱产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中国加入WTO,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进程的加快,虽然给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安康蚕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也给安康蚕业带来了更为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5.
目前,糖尿病发病人数随着人口的老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诊断技术的进步而迅速增加,已成为发达国家中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疾病。中国估计已有3000多万糖尿病患者,且患病率还在不断增长。据世界卫生组织(W H O)估计,至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将达3亿,较目前增长近2倍。中医中药是中国传统医药宝库,近年研究发现蚕桑产物中蕴藏着有降糖效果的味药。1桑叶《本草纲目》中记载,桑叶“汁煎代茗,能止渴消渴”,“灸熟煎饮,代茶止渴”。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桑叶可抑制血糖升高,具有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桑叶中多…  相似文献   
6.
地处秦巴山区的白河县,境内百分之八十的面积是以荒山为主的林地,“山大沟深”,“八山一水半分田”是全县地形地貌的真实写照。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白河全县上下大修基本农田,修田造地20余万亩,一举解决了全县农村人口的吃饭问题。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探索,得出结论,白河的发展,希望在山,出路也在山。  相似文献   
7.
面对农业经营方式和农村劳动力结构等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形势,要全面推进溧阳市蚕业产业升级,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战略目标,蚕桑产业的发展必须向基地化、规模化、产业化迈进,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一轮发展。  相似文献   
8.
许达观 《江苏蚕业》2004,26(2):38-40
<正> 多年来,人们已形成了“蚕桑生产只能治穷不能致富”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受过茧价大幅度波动伤害的农民,对发展栽桑养蚕更是心有余悸,所以在进入市场经济后,对能否继续扩桑养蚕致富普遍持否定的态度。然而,近两年金坛市社头镇旭红村,在常州市科技局、科协和农林局的支持下,大力推广市蚕桑  相似文献   
9.
徐向宏 《蚕学通讯》2003,23(4):53-54
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下 ,我县及时出台了“大田革命”政策。 2 0 0 0年冬 ,唐村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农业工作会议精神 ,把发展生态效益蚕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当年选择塔坞村5.33hm2 良田 ,规划种植农桑 1 2号。 2 0 0 1年由于政策和技术到位 ,培管及时 ,广大蚕农偿到了连片种植优质桑树新品种的甜头 ,看到了效益蚕业的希望。为此 ,通过政府有关部门的宣传带动 ,2 0 0 2年春在唐村镇坑下、笔峰、凤坡、青春、塔坞五个村连片种植农 1 2、农 1 4、育 71 - 1等优质桑树新品种 84 .6 7hm2 ,建成了我县有史以来第…  相似文献   
10.
蚕桑大户生产优势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市地处长江北岸,届苏中地区,蚕桑生产作为我市农村的一项传统副业,一贯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方式为主的。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但究竟如何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究竟在哪里,传统产业如何焕发出新的活力,各地群众和干部均在探索。2001年冬在全体指导站技术员的宣传发动下,我市农村涌现一批头脑活、肯吃苦、有闯劲、手中较为宽裕的农民,自愿独资承包村中的闲置地、空余地,走上了栽桑养蚕的致富之路。他们户均承包的土地面积均在20亩以上,最多一户新桥镇滨江村的村民孔繁太承包面积达60亩,均是当年栽植、当年养蚕、当年见效。这种规模大户养蚕模式开创了靖江蚕桑史的新纪元,传统的蚕业生产也走上了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焕发出了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