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32篇
  9篇
综合类   199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77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6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子科技》2020,(7):I0005-I0005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近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科委等5部门联合印发了《北京现代种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未来3年,北京将紧紧围绕四大种业、12个优势物种,组织开展四大行动,实施12项重点工程,进一步促进北京现代种业创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业信息》2004,(12):19-19
为贯彻全省农业粮食工作会议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会议精神,省上决定实施“全省科技增粮行动计划”。“全省科技增粮行动计划”项目确定重点扶持小麦、玉米、马铃薯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大县,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4年度项目分布在全省12个市(州)、27个县(市、区),分综合增产技术集成推广类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类项目两大类,按照集中连片、整乡整村推进的原则建设。综合增产技术集成推广类共安排20个项目,其中冬小麦增产项目5个,春小麦增产项目3个,玉米增产项目6个,马铃薯增产项目6个。每个项目投资18万元,要求示范推广面积0.67万hm~2,其中中心示范区面积不少于推广面积的10%。重点是推广应用现有成熟、配套的增产技术,制定生产技术规  相似文献   
3.
我国无公害西瓜甜瓜的生产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4.
5.
为期两天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控制高致病性禽流感特别工作组第一次会议21日在新加坡闭幕。与会者一致同意协调行动,更有效地应对禽流感危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民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愈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重视。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诸如阜阳“劣质奶粉”等触目惊心的食品事件的频发,又一次给我国农  相似文献   
7.
王明中 《四川畜牧兽医》2006,33(1):11-12,18
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尽快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农业部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市进行试点后,于2002年7月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当前,该计划已成为一项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保证消费安全的“民心工程”。  相似文献   
8.
保护世界林业行动计划北京林业大学张青,孙艳玲由于大气的污染,全球生态环境的严化,使得世界各国对全球的生态系统问题更加重视,不断提出一些新的议程以期改进目前的生态环境,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议程就是其中之一,它的出台必将对林业政策产生深刻的影响,下面将对一...  相似文献   
9.
《蔬菜》2003,(2):45-45
管好“源头”净化“龙头”对“源头”—生产领域的管理要建立四项新制度,一是安全卫生质量跟踪制度。就是在生产基地的生产活动中,建立安全卫生质量记录规程,完整地记载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的使用情况,保证产品安全质量的可追溯性。二是安全卫生质量合格检验制度。就是借鉴工业产品的质量管理手段,要求生产基地对其产品实行安全卫生质量检验,并提供产品合格证明。经过初级加工、有包装的食用农产品,应当在产品包装物上标明其加工单位和原生产基地。三是安全卫生质量承诺制度。就是引入规范市场的道德约束机…  相似文献   
10.
回顾中国百年来社会发展的进程,无不与农业、农民息息相关。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依靠“泥腿子”建立根据地,最终赢得国家政权;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让农民“包产到户”,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格局,农民从人民公社的桎梏中走出来,获得了组织农业生产自主权和农产品收益自主权;八十年代中期,农民离土不离乡,发展乡镇企业;从八十年代末起,尽管政府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作出艰苦的努力,然而二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