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7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74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60篇
  39篇
综合类   325篇
农作物   37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丽 《农家科技》2006,(2):45-46
<正>应该说最近这几年,农业部的统计,认为农业收益的提高,其中科技贡献占了很大的份量。科技的作用应该是显著的,尤其我们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靠科技进步来提高农业的产出,满足现在13亿、未来 16亿人口的基本需求,这似乎是一  相似文献   
2.
绩溪县林业公安科科长金海涛,自1981年从事林业公安工作以来,出生入死战斗在工作岗位上,成绩卓著,贡献突出,曾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公安民警。  相似文献   
3.
陕甘宁老区建立生态特区的必要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历史与现状方面分析了陕甘宁老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必要性。阐述了陕甘宁老区历史上范围的变化及其对中国革命和经济建设的贡献。从多方面分析了它的自然条件 ,揭示了其自然环境的脆弱性。说明了该区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揭示了其贫困落后的社会经济状况。提出了在该区建立生态特区以促进其生态环境建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2种生境条件下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四川省的丘陵区(洪雅)和中山地区(汉源)2种生境条件下的黑麦草种子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试验两地的种子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差异.其中,洪雅点种子产量为244.0 kg/hm2,汉源点的种子产量为532.8 kg/hm2.两样地的种子质量相比,汉源点的发芽势、发芽率、四唑染色数和四唑脱氢酶均高于洪雅点.两地的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基本一致,均呈显著相关;相关性强弱依次为:每生殖枝种子数>生殖枝数>每生殖枝小花数>分蘖数>每生殖枝小穗数>千粒重.每生殖枝种子数对种子产量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5.
6.
结合伊春2001~2012年的旅游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从直接经济贡献和间接经济贡献两个角度并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伊春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从显性角度分析得出森林生态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伊春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从隐性角度分析表明伊春每l元的旅游收入能够导致伊春GDP增长约为4.273元人民币,而且发展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后5-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间。“十五”要开好局,必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此,从农业现代化的概念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入手,讨论有关于衡量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指标及指标的界定,并对如何实现发展目标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1992年起,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开始实行目标管理,这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管理方法的改革,也是工作认识和理念上的突破。成灾率作为目标管理体系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一方面反映实际成灾面积大小,另一方面体现防治减灾质量和成效。结合目标管理工作实践,对成灾率指标进行研究分析,针对不足提出调整计算方法、合理设定指标值、修订统计标准、规范统计方法等四方面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定量研究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水平及其对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性,以全国126个地级市(仅限大陆地区)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并籍此为基础研究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结果表明:1)四大区域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平衡,东北地区城镇化率始终保持领先,但增长幅度最小,东部地区城镇化率增长最快,各地区年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增速放缓;2)地级市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发展对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度为0.48~0.90,其中0.79%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贡献度为中,40.48%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中国城镇化贡献度较高,58.73%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贡献度高;3)类型上,均有超过各自总量50%的非金属、金属、煤炭和油气型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的贡献度高,而森工型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贡献度高的城市数量不到其总量的1/3;空间上,东和中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镇化对我国城镇化发展贡献度大于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城镇化推动了我国城镇化发展,但资源型城市的不同类型和区位,对我国城镇化的贡献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