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822篇
  免费   469篇
  国内免费   526篇
林业   2617篇
农学   2072篇
基础科学   1532篇
  748篇
综合类   18780篇
农作物   1379篇
水产渔业   3063篇
畜牧兽医   13503篇
园艺   3868篇
植物保护   1255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510篇
  2022年   545篇
  2021年   665篇
  2020年   628篇
  2019年   943篇
  2018年   416篇
  2017年   824篇
  2016年   964篇
  2015年   1147篇
  2014年   2537篇
  2013年   2489篇
  2012年   3186篇
  2011年   3116篇
  2010年   2599篇
  2009年   2989篇
  2008年   3736篇
  2007年   3046篇
  2006年   2750篇
  2005年   2475篇
  2004年   1748篇
  2003年   1885篇
  2002年   1398篇
  2001年   1264篇
  2000年   844篇
  1999年   720篇
  1998年   1030篇
  1997年   683篇
  1996年   528篇
  1995年   421篇
  1994年   380篇
  1993年   212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346篇
  1990年   330篇
  1989年   301篇
  1988年   102篇
  1987年   83篇
  1986年   78篇
  1985年   78篇
  1984年   58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48篇
  1981年   37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23篇
  1977年   22篇
  1965年   51篇
  1957年   5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指出了寻甸黑颈鹤省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东部种群的重要越冬地之一,每到冬季,黑颈鹤都会飞来这里越冬。自2014年以来,每年都对保护区黑颈鹤数量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来越冬的黑颈鹤数量逐年增加,到2019年达74只;越冬时间为11月上旬至次年3月中下旬,约125 d,12月中下旬,越冬的黑颈鹤数量达到高峰值,一直保持到3月初开始迁飞;2019年12月幼体占鹤群的比例为24%,表明越冬的鹤群活力较高,这保障了到保护区越冬黑颈鹤数量的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中西部地区作为玉米制种的主要基地,有着丰富的牧草资源,为青贮饲料生产奠定了一定基础,青贮饲料中含有丰富的易消化营养成分,可以以一定比例替代生猪饲料中的精料.本文通过试验研究甘肃省"粮改饲"四种主要玉米品种的青贮效果,发现金凯3号玉米在营养品质和矿物质含量方面与其他品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可作为青贮玉米的优势品种.  相似文献   
3.
4.
苏中沿海地区越冬大棚青椒种植面积大,经济效益较好。近几年冬春季大风大雪、低温寒潮和连阴雨等灾害天气时有发生,给大棚青椒生产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常造成大棚青椒的减产减收,甚至绝收。及时采取应对预防措施是促进大棚青椒增产增效的有力保障。本文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应对不同灾害天气采取的防灾措施。  相似文献   
5.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升护理效果,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进程,并且能够帮助患者节约住院费用,提升整体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相关医务人员进行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方法及多糖提取方法对党参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党参多糖最佳的预处理方法为低温冷冻干燥粉碎,与烘干粉碎提取法相比,多糖含量和产率分别提高了14.00%、49.58%。党参多糖提取最佳组合方式为低温冷冻干燥粉碎预处理与碱提取相结合,与常规热水提取相比,党参粗产量、多糖含量、多糖产率分别提高44.74%、61.32%、133.43%。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低温冷冻干燥粉碎预处理后得到的党参多糖属性,发现处理方法对党参多糖的性质影响不大,但低温冷冻干燥粉碎预处理可以大大提高多糖的提取效率。  相似文献   
7.
8.
为探究不同水钾耦合处理对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种植苜蓿(Medicago sativa)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骑士T’和‘公农1号’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随机区组设计,水分处理为主区:灌水时间间隔分别为4 d,8 d和12 d(用W1,W2,W3表示);钾肥施用量水平为副区,具体施用量分别为50 kg·hm-2 K2O,100 kg·hm-2 K2O和150 kg·hm-2K2O(用K1,K2,K3表示),并设置不施钾肥为对照(CK),于越冬前期挖取苜蓿根颈材料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翌年测定越冬率。结果表明:在W3灌水时间间隔处理下,‘骑士T’和‘公农1号’品种苜蓿根颈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越冬率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W1和W2处理,其中以K2施用量处理下的数值与CK差异最显著(P<0.05),且此施肥量下的MDA含量也显著低于CK(P<0.05)。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生产苜蓿,灌水时间间隔为12 d、钾肥施用量在100 kg·hm-2K2O有利于提高苜蓿抗寒性。  相似文献   
9.
自2006年以来,长江豚类极度濒危的生存状况得到广泛关注,在其自然保护区实施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为镇江长江豚类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江豚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于2015—2018年在和畅洲水域建设生态浮岛、人工鱼巢和放流底栖动物进行水域生态修复,对生态修复工程进行跟踪监测和效果评价。结果表明:生态浮岛的建设可提高区域内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复杂程度;人工鱼巢对产黏性卵鱼类具有一定增殖效果,增殖种类主要为鲤、鲫、䱗和黄尾鲴;生态浮岛和人工鱼巢的建设对鱼类均有较好的聚集效果;底栖动物增殖放流显著增加了放流物种的丰度、生物量及保护区底栖动物群落生物量,增殖放流效果评价为中等。该自然保护区水域生态修复效果明显,为工程施工影响下水生生物保护区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检验油菜素内酯(BR)的应用效果,采用大田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BR及其配施外源钙对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长、生理特性变化、坐果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范围内,高浓度BR处理对番茄前期株高生长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适宜浓度的BR处理使株高增加。高浓度BR处理使番茄叶片MDA含量显著增高,且降低可溶性糖含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降低番茄叶片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增加番茄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番茄的叶绿素含量。高浓度的BR处理会抑制番茄坐果,降低番茄第1花序的产量;适宜浓度的BR处理可提高番茄各层花序的坐果率,提高番茄产量。BR配施外源钙处理对番茄前期生长、生理指标优化、提高番茄坐果率和产量的加成效应不明显。综上,BR配施外源钙处理的效果不显著,适宜浓度的BR可以单独在日光温室越冬茬番茄生产上应用,以提高番茄的抗逆性和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