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研究复方钩藤降压片对TLR4/NF-κB信号通路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相关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复方钩藤降压片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re rats,SHR)的可能降压机制。方法 将21只7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SHR组)、复方钩藤降压片治疗组(SHR-G组)、缬沙坦片治疗组(SHR-D组),另取7只雄性WKY大鼠为空白对照组(WKY组)。所有大鼠给予相应干预,6周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AngⅡ、Ang(1-7)和MCP-1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胸主动脉内皮细胞中TLR4和NF-κB p65的蛋白水平。结果(1)SHR组血浆促炎因子AngⅡ、MCP-1的含量明显高于WKY组(P<0.05),而抑炎因子Ang(1-7)的含量明显低于WKY组(P<0.01);经复方钩藤降压片和缬沙坦片干预,可以明显降低SHR血浆中AngⅡ和MCP-1的含量(P<0.05),而增加血浆抑炎因子Ang(1-7)的含量(P<0.05 or P<0.01)。(2)SHR组胸主动脉内皮细胞中TLR4和NF-κB p65的蛋白水平明显高于WKY组(P<0.01);相对于SHR组,SHR-D和SHR-G组大鼠胸主动脉组织中TLR4和NF-κB p65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 or P<0.01)。结论 复方钩藤降压片可通过抑制胸主动脉组织内皮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降低促炎因子AngⅡ、MCP-1的水平,提高抑炎因子Ang(1-7)的水平,抑制机体的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
鸡白介素8(cIL8)是9E3/CEF4基因编码的一种诱导型趋化因子。用RT-PCR方法,从鸡胚胚体总RNA模板中扩增cIL8的cDNA序列,测序后,将cIL8基因分别克隆入pGEX-6p-1载体和pFastBacI载体进行表达。利用SDS电泳分离原核表达的cIL8融合蛋白,制备鼠抗cIL8血清,并与昆虫细胞表达的cIL8进行免疫荧光(IFA)反应,同时对雏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进行生物趋化试验。结果成功扩增了cIL8基因的cDNA序列,在大肠杆菌和昆虫细胞中均能表达,制备的鼠抗cIL8血清能与昆虫细胞表达的cIL8反应。重组cIL8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使PBMC发生趋化作用,最高趋化指数为4.38±0.49,且是典型剂量依赖的钟形趋化性反应曲线。本研究结果为cIL8的功能研究和探讨马立克氏病病毒类白介素8(vIL8)的生物学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细菌对代谢型趋化物的代谢速率对其趋化作用强弱的影响,同时为选育高效植物根际促生菌(Plant growth promoting rhizobacteria,PGPR)菌株开辟新路径.[方法]采用基因克隆得到4种含不同强弱启动子序列的基因片段,将其连至表达载体pBBR1MCS-2,通过三菌杂交接合转移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4.
Bacterial leaf streak, caused by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is an important disease of rice (Oryza sativa). Genetic determinants (tatABC genes) of the twin-arginine translocation (Tat) pathway from X. oryzae pv. oryzicola strain RsGD42 were cloned and characterized, meanwhile, a tatC disruption mutant was generated. The tatC mutant lacked detectable flagella and was highly impaired in motility and chemotaxis. Furthermore,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tatC mutant exhibited a reduced production of 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 (EPS) and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virulence on adult rice plants compared to wild type strain. However, the tatC mutation in X. oryzae pv. oryzieola strain RsGD42 did not affect the growth rate and the ability to induce hypersensitive response (HR) in nonhost tobacco (Nicotiana tabacum L. cv. Samsun). In conclusion, th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 Tat pathway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virulence of X. oryzae pv. oryzicola.  相似文献   
5.
禽脑脊髓炎病毒内蒙古地方毒株NH937株经脑内注射感染.于攻毒后3,5,10,14,20,25,30 d,取攻毒组4只,对照组2只.取材大脑、小脑于95%乙醇中固定,经原位杂交染色,结果:着染部位主要在大脑皮层锥体细胞及皮质下各核团的较大神经元的胞浆内,呈现蓝紫色连成片或单独数个较大颗粒,小脑蒲肯野细胞胞浆内也较多见;此外小胶质细胞胞浆内也发现很多呈阳性.在病情严重时的10 d开始增多,直到病情恢复的30 d时,仍然很普遍.相对于未攻毒的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多.说明禽脑脊髓炎过程中脑组织细胞内MIP-1β和IL-8的mRNA大量上调,主要与趋化T淋巴细胞到血管外形成管套,再从管套弥散向周围神经组织;同时趋化小胶质细胞到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形成卫星现象和噬神经元现象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马立克氏病病毒类白细胞介素8(vIL-8)的生物趋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将病毒源性趋化因子病毒类白细胞介素8(vIL-8)基因克隆入转移载体pFastBacI,然后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中与Bacmid杆状病毒穿梭载体进行转座重组,通过重组子转染Sf9细胞得到含vIL-8的重组病毒rBacvIL-8。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雏鸡T、B淋巴细胞生物趋化分析结果表明,vIL-8在昆虫细胞中得到了表达,重组vIL-8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使鸡T、B细胞发生趋化作用,最高趋化指数分别为3.31&#177;0.50和4.02&#177;0.48,且是典型剂量依赖的钟形趋化性反应曲线;进一步分析发现vIL-8对B细胞趋化活性较对T细胞强?P&lt;0.05),提示vIL-8对靶细胞的趋化性与病毒感染过程相关,在早期溶B细胞感染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粘液的趋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病原菌对粘液的趋化作用在其对粘液层定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趋化作用是病原菌的毒力机制之一。为了解病原性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粘液的趋化作用,本文采用改良的毛细管法研究了细菌浓度、孵育时间、孵育温度、pH值、NaCl浓度、碳水化合物等对河流弧菌趋化作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浓度下,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粘液的趋化量随着菌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在室温下河流弧菌的趋化量随着孵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60 min趋于饱和;孵育温度在4~15 ℃范围内趋化作用随温度升高而增强,15 ℃时达最大值;pH值为8时细菌的趋化性最强;NaCl浓度超过0.8 %,河流弧菌的趋化性随着浓度升高而显著减弱(P<0.05);7种碳水化合物中甘露醇、乳糖、甘露糖能够极显著地促进河流弧菌对牙鲆表皮粘液的趋化作用(P<0.01)。以上结果说明:牙鲆表皮粘液对河流弧菌有较强的趋化作用,该趋化作用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本文所揭示的河流弧菌趋化特性将对养殖牙鲆疾病防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趋化是生物体朝向或远离化学物质的一种运动形式。假单胞菌可感受周围化学物质浓度变化,通过极性鞭毛、菌毛驱动表现其群体趋化行为。已知假单胞菌趋化主要是由鞭毛介导和假定菌毛介导两种,本文主要阐述这两种趋化信号转导途径,总结了研究趋化行为的各种定性和定量的常规方法及新方法,以期为假单胞菌趋化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三七根系分泌物对根腐病原菌生长的影响,为解析三七根系分泌物介导的植物与土传病原菌互作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根系与病原菌孢子互作的方式研究三七根系对根腐病原菌茄腐镰刀菌F3(Fusarium solani)和恶疫霉菌D-1(Phytophthora cactorum)孢子萌发及芽管生长方向的影响;收集三七根系分泌物并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GC-TOF-MS)分析根系分泌物中的成分;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三七根系分泌物中部分糖类、氨基酸类和长链有机酸对三七根腐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三七根系能显著促进茄腐镰刀菌和恶疫霉菌孢子萌发且对芽管生长方向具有明显的吸引作用.三七根系分泌物中主要含有酸类、醇类、糖类、氨基酸类、胺类、嘌呤嘧啶类、酯类、酮类和酚类等9类物质.其中酸类、醇类、糖类和氨基酸类是根系分泌物中的主要成分,且长链有机酸类(苯甲酸、邻苯二甲酸和月桂酸)对根腐病原菌具有低促高抑效应,糖类(纤维二糖和麦芽三糖)和天冬氨酸可作为唯一碳源和氮源促进病原菌菌丝生长,且纤维二糖和麦芽三糖能促进根腐病原菌孢子萌发,对镰刀菌孢子萌发的芽管具有趋化作用.[结论]三七根系分泌物对根腐病原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且对芽管的生长方向具有吸引作用.  相似文献   
10.
实验性禽脑脊髓炎中MIP—1β和IL8的mRNA原位杂交实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脑脊髓炎病毒内蒙古地方毒株NH937株经脑内注射感染。于攻毒后3,5,10,14,20,25,30d,取攻毒组4只,对照组2只。取材大脑、小脑于95%乙醇中固定,经原位杂交染色,结果:着染部位主要在大脑皮层锥体细胞及皮质下各核团的较大神经元的胞浆内,呈现蓝紫色连成片或单独数个较大颗粒,小脑蒲肯野细胞胞浆内也较多见;此外小胶质细胞胞浆内也发现很多呈阳性。在病情严重时的10d开始增多,直到病情恢复的30d时,仍然很普遍。相对于未攻毒的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多。说明首脑脊髓炎过程中脑组织细胞内MIP-1β和IL-8的mRNA大量上调,主要与趋化T淋巴细胞到血管外形成管套,再从管套弥散向周围神经组织;同时趋化小胶质细胞到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形成卫星现象和噬神经元现象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