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60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48篇
  113篇
综合类   285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万年仙人洞遗址,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进行过两次发掘,是我国华南地区较早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九十年代,由北京大学考古系、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澳得沃考古研究基金会马尼士博士联合组成的“中美农业考古队”又对仙人洞和附近的吊桶环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1999年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再作了一次发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2种类型沼泽地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沼泽与森林之间的过渡区,随着空间地势的逐渐升高,沼泽化程度由强到弱,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沿着沼泽至森林的方向,随着环境梯度的增加,也逐渐增多,邻近森林的群落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3.
彭珂珊 《四川草原》2003,(3):5-8,10
农牧交错区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通过建国50多年的艰苦努力,已经成为一条经济产业带,生产了大量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农牧产品支持国家的经济建设,并对西部地区起着重要的吸引和辐射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和资料分析,按照典型剖析、专题研究、总结提高的基本思路,分析了农牧交错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了在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农牧交错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原则对初级指标群进行评分,用AHP法建立比较判断矩阵,通过数学运算计算出各层指标与目标层指标相对优劣的排序权值,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函数,计算出最终评定结果,以此对农牧交错地区不同地域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进行综合评判,同时评价农牧交错区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中国风水侵蚀交错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风水侵蚀交错带的研究 ,对景观、土地覆盖 /土地利用、全球变化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GIS技术为支撑 ,定量计算出我国风水侵蚀带。在分布特征上 ,主要分布我国北方地区 ,其中以西部沙漠 ,北部山脉沿线为重 ,这种分布与气候、地貌分界有明显联系。 49.6 %风水侵蚀复合带的降水量小于 2 0 0mm。风水侵蚀复合带的土地利用主要以草地为主 ,占 41.8% ,其次为耕地。两种类型的分布 ,草地以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交错分布为主 ;而耕地是有重心的分散分布。风水侵蚀复合带的总体侵蚀要强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6.
农牧交错区退耕还草与粮食自给问题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针对农牧交错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当前及退耕还草后面临的粮食问题,提出了该区退耕还草后提高粮食自给能力的基本对策;改造基本农田,强化农牧结合,建立农业“三元”结构体系,充分应用现代旱作农业技术,发掘退耕还草后剩余农田粮食生产潜力。  相似文献   
7.
以包头市城郊区为例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以乡镇 (苏木 )为研究单元 ,研究本地区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过程 ,并分析其变化驱动因素。从微观角度分析了北方农牧交错区城郊区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农牧交错区是人类活动影响强烈之地带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持续研究利用 ,对生态安全和地区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由于内蒙古部分农牧交错区科学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缺乏,导致在生产中奶牛常见疾病的发病率较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针对这些奶牛养殖区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的需要,综述了“养”和“防”两大关键技术。一是根据奶牛各饲养阶段对营养需要的不同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搭配与管理;二是根据目前奶牛常发的四大疾病提出了具体的防制措施;运用上述两大技术不仅提高了整体养殖水平,而且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巴雷  王德利  高莹 《草业学报》2005,14(5):111-116
芦苇是松嫩草地优势种羊草的主要伴生种,两者常常形成物种组成比较单一的混生群落或者与其他物种组成羊草 杂类草群落.选择羊草 芦苇混生群落,羊草群落和芦苇群落的交错区进行羊草、芦苇单物种格局分析.结果表明,1)混生群落和交错区中,羊草和芦苇均是以集聚分布的形式存在;2)羊草在混生群落中的格局强度小于交错区中的格局强度,芦苇在2种类型群落中的格局强度没有显著差异;3)除了考虑物种的生物学特性以外,混生群落种内、种间竞争也是影响羊草集聚分布和格局强度的主要因素,交错区中,环境异质性和种间竞争是影响集聚分布和格局强度的重要因子;4)芦苇在混生群落和交错区中格局强度没有明显差异,由此可以判定芦苇的空间分布格局形成主要受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胡晨成  余洋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16):3780-3783,3787
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比较水田和旱地地块的肥力差异,选择合适的评价模式,以制定合理的耕地利用依据。结合研究区丘陵山地水田和旱地交错的分布特点,依据最小控制斑块面积确定评价单元数,重点分析了水田和旱地在实际耕作中的差异性,并结合操作实践合理分配水田和旱地在评价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表明,评价单元数的多少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比较明显,综合研究区耕地地力实际情况和节约计算耗时的实际,建议最小控制斑块面积在临界值(推荐值)的10%为佳;另外通过水旱分开评价和水旱统一评价两种评价模式的比较,发现水旱分开能使评价结果更加贴近实际情形,反映实际耕地地力状况,能够更加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