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4篇
  12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通渭县旱地马铃薯无公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永刚 《甘肃农业》2005,(11):205-205
马铃薯营养价值高,可以鲜食,也可加工成淀粉、粉皮、粉条等,是目前通渭县主要的粮菜兼用型农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近50万亩,已成为通渭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为提高马铃薯品质,开拓市场,增加农民收入,我们组织开展了无公害马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国家在甘肃大部分地区实行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环境,"封山禁牧"政策,尤其中东部地区羊只采取舍饲养殖。舍饲养羊虽然为环境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为羊只的饲养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自古以来羊一直以放牧为主,其生活习性是要保持长期的运动,各种营养物质,尤其微量元素都是在大自然中摄取,舍饲养殖如果不及时添加各种微量元素,会造成多种营养代谢性疾病。通渭县大部分羊场反映舍饲饲养的羊繁殖率低,且产后死胎、畸形胎  相似文献   
3.
4.
通渭县鹿鹿山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成效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渭县鹿鹿山小流域经过3年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内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林草覆盖率从52.3%提高到60.29%,农户年人均纯收入由1613.8元提高到1967.2元,生态、经济系统开始良性循环。该项目的实施为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初步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通渭县将发展马铃薯生产和加工作为振兴区域经济的优势产业,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扶持政策,积极引导,重点扶持,使全县马铃薯生产呈逐年增长趋势。为进一步适应农业产业化和市  相似文献   
6.
1 饲草料种植 “七五”期间牧草留床面积达到历年种植的高峰值,也是这20年间牧草留床面积的最高值。1986年在中央印发(1986)1号文件和胡耀邦总书记做出关于“种草种树,振兴农牧”的重要指示后,全县种草工作有了很大突破。当年向各乡镇调运沙打旺草籽2万kg,红豆草草籽  相似文献   
7.
通渭县位于甘肃中部,定西市东侧,海拔为2521~1410米,平均海拔1970.5米。全县辖6镇12乡。总面积2912.97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183.03万亩,农民人均4.36亩。是全市人均占有耕地最多的县。  相似文献   
8.
2003年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引进的5个小黑麦新品种(系)中饲237、NTH1048、NSHW11、NTH2337、WOH939和2个黑麦新品种(系)冬牧70、4R507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小黑麦折合产量以WOH939最高,为3 028.6 kg/hm2,比对照品种中饲237(CK1)增产21.38%;黑麦4R507折合产量为7 714.3 kg/hm2,比对照品种冬牧70(CK2)增产24.61%,这两个品种(系)可在通渭县冬播区示范推广,其余品种(系)有待于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通渭县林果业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势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对策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培育龙头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技术措施;合理规划,优化种植结构;多方筹集资金,加快林果业生产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分析通渭县水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从依法治水入手,加强全县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广节水措施。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