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3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2篇
  33篇
综合类   3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泉、庆元、景宁香菇发源地菇民区地理环境恶劣,但仍有大量人口聚集。从南宋《龙泉县志》香蕈185字陆容附注的"葚"字,陆容在《菽园杂记》中所引五金之矿575字,明成化《处州府志》龙泉卷"山川"项载有的《唐书·地理志》,乾隆《龙泉县志》中记载的孝义山烈女故事,以及龙、庆、景、云和菇民区内分布的众多唐宋矿冶遗址,推断香菇砍花法栽培发源地与火爆法开采冶炼五金的矿区重叠,有其重要内在关联:火爆法采矿须持续不断大量砍伐阔叶树,作为火爆的薪炭,而满山伐倒的阔叶树硬木,成为各种木腐菌滋生的场所并自然出菇,后经过人工的不断选择尝试,最终形成了香菇砍花法这一特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优雅女人     
河南省登封市矿产资源具有“埋藏浅、易开采”的特点,无证非法采矿活动比较严重,出现了“前整后乱,越整越乱”的局面。原因有诸多方面,一是经济快速发展,资源需求量大,矿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大,矿产资源开采的利润空间拉大。二是地方与部门之间的管理不协调,一些村委会靠山吃山。具有监管职能的国土资源部门,人、财、物等方面上受到地方上的制约和限制。三是基层部门管理的力量不足,因一些非法采矿点多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在河南省国土资源厅的督导下,登封市国土资源局加大投入,调整部署,强调协作,明确责任,克服了诸多不足,加大对非法采矿整顿力度,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3.
《农家致富》2013,(10):53
江苏省灌云县图河乡读者张某来电:我与村委会签订砂坑承包协议,双方约定:由我承包该村西口砂坑8亩,一次性交清承包费。后国土资源局以我未取得采矿许可证非法采  相似文献   
4.
保护地是什么?保护地就是我们民族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而在人们的眼中,它的价值和意义却是如此不同!有人把它视为“金娃娃”、“印钞机”,有人视为游览观光的好去处,也有人视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本源与社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之所在。本专辑是根据一些知名学者的建议,聘请了著名记者和环保志愿者,奔赴我国的十几个有代表性的保护地,专程采访拍摄的材料整理而成的。其中,在羌塘保护区采金的问题系本刊独家首次报道;“三江并流”的图片出自藏族摄影名家泽仁平措之手。  相似文献   
5.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原材料之一,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高度依赖矿产资源。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的中国,对矿产资源的依赖更为突出。矿产资源在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是近些年来日益突出的问题。简要谈谈关于矿山采矿的安全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选取几个重要参数建立了一个经济学的分析模型,主要考察政府的不同行为选择对煤矿采掘企业相应决策选择的影响,并且通过变换参数值来说明其对企业决策选择的影响程度。最后通过比较现实状况提出了若干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为了集体经济利益,村委会将一片荒山先后承包给两个人,没想到惹出了麻烦:先承包者持采矿许可证要采石灰石,后承包者持公证承包合同要在荒山上搞养殖。面对这“一山难容二虎”的尴尬局面。双方当事人如何维权?法院又该如何处理?请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采矿迹地生态重建研究实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探讨了采矿迹地生态重建的途径,首先分析了采矿迹地的水土流失特性,并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设计了沉沙池来测定采矿迹地的土壤蚀模数,最后设计出生物和工程措施对采矿迹地进行治理,结果表明,通过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对采矿迹地进行治理,大大降低了该区的年土壤侵蚀量,年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41905.33-5443.41t/(km^2.a),降低至694.32t/(km^2.a),已接近无明显流失状态,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对采矿迹地水土流失进行治理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不过生物措施只强调种草种树是不够的,而要在其上真有一定经济价值的果树,这样才能促进治理者对该区的持续治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耕作半径的采矿复垦区农村居民点安置规模预测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耕作半径对农村居民点的规模具有重要影响,而地形则是耕作半径的决定因素之一。该文采用耕聚比和缓冲区分析的方法,对比采矿前后农村居民点的耕作半径变化。考虑研究区地形起伏的影响,计算耕作半径地形修正系数,确定最优耕作半径。在此基础上预测矿区复垦后可安置农村居民点的面积、数量及人口。研究结果表明:平朔复垦区农村居民点耕作半径地形修正系数为1.6836,复垦区规划农村居民点最优耕作半径为1 500 m;复垦区预测回迁安置农村居民点总规模约651.24 hm2,共67个农村居民点;预测单个农村居民点面积9.72 hm2,控制耕地面积约109.68 hm2;预测回迁安置总人口约29 521人,共7 380户,该研究结果可为露天采矿复垦区农村居民点回迁安置规模与布局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