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17篇
  免费   288篇
  国内免费   374篇
林业   4123篇
农学   1083篇
基础科学   329篇
  360篇
综合类   7502篇
农作物   729篇
水产渔业   2611篇
畜牧兽医   2958篇
园艺   2791篇
植物保护   293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227篇
  2021年   226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371篇
  2018年   159篇
  2017年   308篇
  2016年   323篇
  2015年   426篇
  2014年   861篇
  2013年   829篇
  2012年   1211篇
  2011年   1365篇
  2010年   1244篇
  2009年   1361篇
  2008年   1614篇
  2007年   1367篇
  2006年   1408篇
  2005年   1469篇
  2004年   1192篇
  2003年   913篇
  2002年   784篇
  2001年   593篇
  2000年   454篇
  1999年   350篇
  1998年   297篇
  1997年   325篇
  1996年   284篇
  1995年   312篇
  1994年   264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219篇
  1991年   211篇
  1990年   186篇
  1989年   211篇
  1988年   118篇
  1987年   93篇
  1986年   53篇
  1985年   51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53篇
  1980年   50篇
  1979年   26篇
  1978年   24篇
  1975年   28篇
  1974年   14篇
  1973年   3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禅,天竺词汇j ana,汉译为"禅那",后简称为"禅"。我国的禅宗是在继承古印度佛教修行行为基础上,再提炼与采纳我国传统道家老庄玄学等思想精华,从而发展变更成集具我国道学思想特色的佛教修行宗派。相传茶道最初是我国僧侣用"吃茶去"谒语作答引导学人悟道修行方式之一。在唐代中后期,我国茶道文化流传到了日本,并在日本得到发扬光大。本文即在研究日本茶道艺术的基础上,从而深入探讨我国禅宗美学思想,特别是我国禅宗美学思想中"不立文字"、"师法自然"、"见心见性"等思想观念对日本茶道艺术设计产生的影响。总而言之,日本的茶道艺术和中国禅宗美学思想有着深厚的联系,本质上是殊途同归的。  相似文献   
2.
3.
对诏安县乌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野生兰科植物进行调查,共记录到32属51种。调查新发现属种有绒兰属白锦绒兰、钟兰属钟兰等。通过对不同海拔梯度兰科植物多样性分析表明,乌山山腰部400~800 m海拔较湿润的小气候环境是野生兰科植物分布丰富度较高的主要因素;乌山野生兰科植物热带成分的属占比最大,热带性质明显;与毗邻地区野生兰科植物分布对比,丰富度较高。  相似文献   
4.
5.
指出了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灌木资源具有种类繁多(104种)、观赏价值高、保护价值高等特点。从生态习性、观赏特征及园林应用三个方面对18个代表树种进行阐述,并对保护区观赏灌木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鲁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树木进行了野外调查和文献统计,结果显示:野生观赏树木资源十分丰富,有42科85属151种,对其进行了园林应用分类,其中行道树类有39种,庭荫树类有24种,观花类有35种,观果类有28种,蔓木类有17种,绿篱类有8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开展引种驯化栽培工作和建立野生观赏树木种质资源保护库等措施保护野生观赏树木资源。  相似文献   
7.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野生食用菌历史,奠定了云南野生食用菌的重要地位与属性,云南也逐渐将野生食用菌资源纳入到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范畴,并成为云南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结合云南的野生食用菌栽培及旅游模式开发的现状,发现云南在野生食用菌生态休闲观光旅游探索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对云南野生食用菌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