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352篇
农学   260篇
基础科学   69篇
  106篇
综合类   1655篇
农作物   274篇
水产渔业   51篇
畜牧兽医   593篇
园艺   291篇
植物保护   142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28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50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52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29篇
  2003年   111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蛋白本身具有热敏感性,糖蛋白复合物在脱除蛋白质以后,多糖自身的生物活性会明显增加。本文测定了灰绿碱蓬根、茎、叶的基本营养成分,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了灰绿碱蓬多糖,并优化了多糖脱蛋白工艺比较了Savage法、(NH4)SO4沉淀法、TCA法和酶-Savage法这4种方法的脱蛋白效果。结果显示,灰绿碱蓬多糖的最佳脱蛋白方式为酶-Savage法,酶添加量为7%,Savage溶液处理一次,此条件下脱蛋白效果和多糖保留率均最好,蛋白质脱除率为80.71%,多糖保留率为67.27%。  相似文献   
2.
喹乙醇又名喹酰胺醇。由于它对动物有明显的促进生长和抗菌作用,很多养殖户都喜欢用做饲料添加剂。也有人因使用不当而使畜禽发生中毒,现将该药的作用、用法等介绍如下:1性状、作用与用途喹乙醇为浅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难溶或不溶于乙醇,是一种低毒、特效并具有抗菌作用的畜禽生长促进剂。它能显著提高畜禽对饲料的消化和吸收能力,促进生长发育,提高饲料的转化率;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变形杆菌等特别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绿脓杆菌、痢疾密螺旋体…  相似文献   
3.
4.
《天然产物分离》2004,2(2):12-12
南京工业大学开发的“膜集成技术处理植物提取液新工艺”通过专家鉴定。该项目是国家“863”项目子课题。课题组将膜集成技术应用于洋姜等植物的提取液体系的深加工,在国内外尚属空白。  相似文献   
5.
1.蜂胶涂抹保鲜法。蜂胶具有抗菌、抗氧化等作用,具有天然、安全、无污染特点。据试验,用12%浓度的蜂胶乙醇提取液涂抹禽蛋壳,在14—28℃的温度条件下贮存,其保鲜期比未经处理的禽蛋延长45天。  相似文献   
6.
川血归注射液的安全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中药复方川血归注射液,局部注射在骨折处以促进骨折的愈合。为了确定此注射液的安全性,选择健康家兔和豚鼠对其进行了质量检查和安全试验。包括澄明度检查、热源检查、无菌检查、局部刺激性试验、过敏反应试验和溶血试验。结果,此注射液各项检查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注射剂质量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囊素对不同日龄哺乳动物免疫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囊素是禽类法氏囊组织提取液的主要成分,它是一种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由三个氨基酸组成。囊素在体外能促进禽类淋巴细胞前体的分化、增殖,对哺乳动物也有同样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囊素能提高哺乳动物机体免疫机能,增强免疫效果,不失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免疫增效剂。一定剂量的囊素对不同日龄哺乳动物免疫促进作用效果如何尚无报道。本实验就该问题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合成二氢月桂烯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综述了从蒎炮合成二氢月挂烯醇的路线及关键反应的研究进展,包括蒎烯氢化、蒎 烷异构化。一步法和二步法从二氢月桂烯制二氢月桂烯醇。  相似文献   
9.
茶叶中芳樟醇香叶醇及其配糖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36年在煎茶中鉴定出芳樟醇和香叶醇以来,有关它们在茶叶中的含量、品种和地域特征、茶叶加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研究一直为各国茶叶工作者所关注。研究表明,茶叶中的芳樟醇具铃兰香气,系阿萨姆种及我国大叶种茶香气中含量最高的物质,其含量在新梢各部位的分布表现为芽>第一叶>第二叶>第三叶>茎,各季含量以春茶最高,夏茶最低。加工过程中,芳樟醇大量产生于揉捻及发酵工序。芳樟醇还有四种顺式和反式吡喃型及呋喃型氧化物。与芳樟醇不同,香叶醇为中小叶种茶叶中的主要香气成分,具典型玫瑰香型。祁门红茶中含量极高的香叶醇成为“祁门香”的重要基础物质。然而,香叶醇在新梢各部分的含量分布及其季节和加工变化与芳樟醇相似。 茶叶单萜烯醇配糖体的研究始于80年代初,1981年,竹尾忠一首次将茶鲜叶匀浆物置40℃下培养30分钟后发现有大量的芳樟醇和香叶醇产生,当加入β-葡糖甙酶的抑制剂Hg~(2+)及特异性抑制剂葡糖酸-1,4-内酯后,芳樟醇和香叶醇的生成受阻,而受热处理后的茶叶匀浆物添加β-葡糖甙酶后同样亦能产生芳樟醇和  相似文献   
10.
佛手,因其果实顶部分裂成的肉条像人的手,而佛教信徒又认为佛祖的手象征着吉祥,所以就取名"佛手",并按"佛指"的不同形状而分别取名为:径直或斜展者称为开佛手或直佛手或真佛手;闭合似拳的称为闭佛手或拳佛手或假佛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