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3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86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8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禽霍乱全血平板凝抗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霍乱是对养禽业危害巨大的几种传染病之一,病原为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黑龙江省兽药一厂在1972年成功培育成G190E40株,现已在全国生物药厂中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制造及检验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2~8℃,自菌苗冻干之日起,有效期为12个月。在实际工作中,监察部门检验即需1个月时间,实际有效期仅11个月。  相似文献   
4.
一)小鹅瘟。由小鹅瘟病毒引起。主要危害1-60日龄小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死亡率30%-40%,最高可达70%。病鹅精神沉郁,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鼻孔流出浆液性分泌物,便稀呈灰白或淡黄绿色,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相似文献   
5.
霍乱(Fowl cholera)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染性烈性传染病,鸡、鸭、鹅和野鸟都可发生.在农村对成年鸡所造成的危害仅次于新城疫.我国各地都有此病的发生,南方各省常年流行,北方各省则多呈季节性流行.急性发病时,可引起很高的死亡率,慢性发病时则死亡率很低.性成熟的高产鸡更为易感.因急性禽霍乱都有较严重的下  相似文献   
6.
随着兽医生物制品事业的迅速发展,用于预防畜禽传染病的疫苗由70-80年代单一菌(毒)种疫苗,发展到多个菌(毒)种的联苗。病毒性疫苗或细菌性疫苗之间配合成多联苗基本上是成功的,而由不同性质的菌(毒)种疫苗配合成多联苗存在诸多难题。本研究解决了NDI系病毒收获液抗菌素含量对禽霍乱B26-T1200活菌数的影响,以及联苗中每组成份效力检验的方  相似文献   
7.
一 小鹅瘟 该病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废食、下痢以及共济失调等症状。一般出壳3~5天已发生、可以蔓延全群,1月龄以后的鹅一般不会发生。典型的病理变化为小肠形成栓子堵塞肠道。  相似文献   
8.
霍乱又称鸡的巴氏杆菌病,是严重危害养鸡业 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死亡率很高,最急性病例几乎看 不到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病程短者几分钟,长者不 过数小时。急性病鸡可见其缩颈闭眼,不愿走动,离群 呆立,羽毛松乱,精神沉郁,常腹泻,粪便呈灰白、黄白 或绿色,体温升高到43~44℃,不吃食而饮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9.
10.
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某些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等禽类的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是禽类常见病之一,对养禽业的危害甚大。我市双流区某养殖户王某2004年2月购进艾维茵肉雏鸡2500余只,养至30日龄左右部分鸡只发生禽霍乱,经正确诊断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