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2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宝石鲈隶属鲈形目、鯻科、革鯻属,学名高体革鯻,又叫做宝石斑、宝石鱼、玉鲈,是近年来我国由澳大利亚引进的可以人工养殖的优良品种,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投喂配合颗粒饲料,当年可达商品规格.  相似文献   
2.
澳洲宝石鲈(Scortum barcoo),英文名iadeperch,又名宝石鱼、澳洲宝石斑,属鲈形目,鯻科,革鯻属,学名高体革鯻,原产地是澳大利亚。该品种体形美观、含肉率高、营养价值丰富,蛋白质含量18.9%,含有8种以上对人体有益的氨基酸;且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对水环境要求不高,适宜在池塘、网箱、工厂化流水池进行养殖,是淡水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3.
高体革鯻是由青岛晟华种苗有限公司于2001年6月从澳大利亚引进的,本试验从该公司购入平均体重550g的成鱼,拟在湖北地区试养,以期增加养殖鱼类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高体革鱼鯻(Scortum barcoo),俗称澳洲宝石鲈、宝石鱼、宝石斑(以下称宝石鲈).是近年来我国由澳大利亚引进的养殖优良品种。宝石鲈体形呈纺锤形,体厚而扁圆,头小。口端位,头后背拱起,腹部大而浑圆,鱼体的两侧或一侧有1~2个甚至多个黑色晶莹的椭圆形斑块及零星分布的小斑块,形似镶嵌在鱼体上的美丽宝石,因而得名“宝石鲈”。  相似文献   
5.
半封闭循环水养殖系统中高体革鯻养殖密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半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研究了养殖密度对体重为50~100 g的高体革鯻苗种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密度组:低密度组100尾/m3(5 kg/m3)、中密度组260尾/m3(13 kg/m3)和高密度组360尾/m3(18 kg/m3)。研究表明:各密度组中试验鱼的生长表现出了明显的差异,生长效率、特定生长率和日增重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大小变动系数和饵料系数随着养殖密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加。对试验鱼的生理指标分析表明,试验初期,密度对试验鱼血清中的皮质醇、补体C3、谷草转氨酶(ALT)和谷丙转氨酶(AST)有显著影响;试验结束时,3个密度组试验鱼血清中的皮质醇、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没有明显差异。综合对检测指标的结果分析,认为本试验条件下,体重50~100 g的高体革鯻幼鱼的比较适宜的养殖密度是260尾/m3。研究亮点:(1)高体革鯻是近年来逐渐引起关注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比较适合高密度集约化养殖,但关于其适宜养殖密度的研究尚未见报道。研究高体革鯻幼鱼的适宜养殖密度,希望为生产提供理论基础。(2)不仅分析了常规的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将部分生产指标一并纳入分析,作为评价养殖密度适宜性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盐度对高体革(Scortum barcoo)幼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在温度25±2℃下,将平均体质量为2.50±0.23 g的高体革幼鱼分别饲养在盐度0,5,8,11,13和16条件下20 d,检测幼鱼胃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盐度胁迫对高体革幼鱼胃蛋白酶活力有显著影响(P〈0.05),对脂肪酶和淀粉酶活力有极显著影响(P〈0.01)。随着盐度的升高,胃蛋白酶活力先升后降,当盐度升高到13时又急剧升高;脂肪酶的活力则是随盐度的升高而受到抑制,当盐度升高到13时也急剧升高,盐度16时最高;而淀粉酶活力变化则是盐度升高时显著降低。这说明环境盐度对高体革消化酶比活力的影响比较大,不同消化酶随盐度变化规律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
利用形态学和连续组织切片技术,对出膜后1~30d的高体革(鱼刺)消化系统胚后发育的组织形态学进行了系统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水温在26.6~29.7℃条件下,高体革(鱼刺)初孵仔鱼消化管为一柱形盲管,管腔狭窄,口、肛门尚未与外界接通。出膜30h仔鱼,口开始张开,消化管相通。出膜2d仔鱼肠壁出现皱褶,肠瓣将肠道分为前肠和后肠,在显微镜下可见消化管蠕动。出膜3d仔鱼可以开口摄食,消化管上皮分化,食管中出现黏液细胞,肝脏和胰脏出现,鱼体由内源性营养转入混合营养阶段。混合营养阶段仔鱼消化道明显分为口咽腔、食道、胃、前肠、直肠等,消化腺肝脏和胰脏也已形成,各部分已经有初步结构和一定的消化吸收能力。随着仔鱼的发育,仔鱼消化系统各器官也趋于完善。出膜21d稚鱼的胃壁出现胃腺,标志着稚鱼期开始。  相似文献   
8.
在水温26~28℃条件下,用漂白粉、高锰酸钾、福尔马林(40%的甲醛)、硫酸铜、食盐对高体革鯻幼鱼(体长10~13 cm)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上述试验药物对高体革鯻24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6.381、2.014、158.881、7.046、2246.802 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565、0.184、11.921、0.350、1840.091mg/L.高体革鯻幼鱼对5种药物的敏感性强度为:高锰酸钾>硫酸铜>漂白粉>福尔马林(40%的甲醛)>食盐.高锰酸钾的安全浓度低于其常用量,应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9.
高体革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生长情况。在一套包括微滤机、高效生物滤塔、紫外杀菌器、温控装置等组成的工厂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高体革鯻养殖试验,并检测试验期间水质变化情况。经过151 d养殖试验,高体革鯻规格达到410 g/尾,养殖密度为40 kg/m3,成活率为97.7%,特定生长率为0.93%/d。生物过滤器经过28 d挂膜成功后,系统水处理效果保持稳定,水质指标维持在较低水平,NH4+-N2.0 mg/L,NO2--N0.2 mg/L。  相似文献   
10.
宝石鲈     
《海洋与渔业》2010,(7):30-30
学名:高体革鯻Scortum barcoo,俗称宝石斑、宝石鲈、佳帝鱼。 分类与产地:隶属于鲈形目、鲈亚目、鯻科、革鯻属。原产于澳大利亚爱尔湖、布罗一本凯那水系,2001年引人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