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5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19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带绦虫六钩蚴cDNA文库的构建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外将猪带绦虫虫卵孵化为有活力的六钩蚴。采用商品化试剂盒抽提六钩蚴总 RNA、m RNA,反转录为双链c DNA,再加 Eco R Adapter。在去除小片段后 ,dsc DNA与 λgt11噬菌体 DNA连接 ,经蛋白包装 ,构建了猪带绦虫六钩蚴λgt11c DNA文库。该文库效价为 3.5× 10 9pfu/ m L ,重组 DNA片段大小为 0 .5~ 3.2 kb,平均为 1.6 kb,蓝白斑比 1∶ 9。用抗体探针对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 ,在消除非特异性反应的基础上筛选约 10 6 重组子 ,共得到 118株强阳性克隆 ;应用 PCR鉴定上述部分阳性克隆 ,均扩增到 0 .5 kb以上的片段。结果显示 ,构建的文库合格 ,含六钩蚴所有抗原基因 ,可用于六钩蚴 c DNA克隆的筛选 ;用免疫学与 PCR联合筛选 c DNA文库 ,可消除假阳性  相似文献   
2.
矛形剑带绦虫是家禽中一种常见的寄生虫 ,鸭鹅多发 ,笔者于动物园中曾发现一起红嘴鸥感染矛形剑带绦虫 ,极为罕见。红嘴鸥是太湖中常见的一种水禽 ,一般体重在0 .5 kg左右 ,我园曾收到个体户野外捕捉到的红嘴鸥 1 2只 ,刚来园时表现极度消瘦 ,贫血 ,羽毛蓬松 ,食欲减少或废绝 ,精神渐进性下降 ,活动少 ,飞翔无力 ,后期仅在地面上划动 ,走路摇摆无力 ,有时失去平衡而倒地 ,有些个体表现有神经症状 ,摇头 ,仰翻于地 ,双肢呈划水状 ,拉白色稀便 ,偶见粪便中有乳白色绦虫节片 ,病程 7~ 1 0天 ,病后期衰竭而死。剖检病死鸥见其心、肝、脾、肺、…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讷河市于1985年7月首次发生鹅矛形剑状带绦虫病,造成鹅幼雏、中雏严重死亡。以后,虽然经过认真的防治,基本控制了发生。但每年还是时有发生,特别是2002年,在我市部分乡镇又有大批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细颈囊尾蚴病是由带科、带属的泡状带绦虫的幼虫——细颈囊尾蚴寄生于猪、牛、羊等体内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寄生在猪、牛、羊等肠系膜、大网膜、肝脏等处,严重感染时,肾脏等其它脏器也可寄生。本病主要危害猪和羊,特别是幼龄猪和羊。引起幼龄猪和羊发育受阻,严重时能引起死亡。由于会寄生在肠系膜、大网膜、肝脏等处,严重影响肉品卫生质量。为了搞清绥中县猪、羊细颈囊尾蚴的感染情  相似文献   
5.
1997年11~12月对8只犬进行蠕虫学剖检,共检出以下6种蠕虫:华枝睾吸虫,犬复孔绦虫、线中殖孔绦虫、犬弓首蛔虫、狮弓蛔虫和犬钩口线虫。此外,在屠宰检疫中还经常检出细颈囊尾蚴,有时检出肝棘球蚴,说明犬体还存在这两种绦虫幼的成虫——沟状带绦虫和细粒棘球绦虫;过去还在犬肾脏发现过肾膨结线虫.由此可见我市犬体现已知寄生蠕虫9种,隶属2门3纲7种9属.  相似文献   
6.
为从蛋白质水平揭示猪带绦虫入侵中间宿主家猪的免疫逃避机制,应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未成熟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质表达差异,进行双向电泳图像软件分析.结果表明:未成熟猪囊尾蚴与成熟猪囊尾蚴蛋白的双向电泳凝胶上分别有(217±13)个、(241±17)个蛋白斑点,未成熟猪囊尾蚴表达上调2倍以上的蛋白有6个,下调2倍以上的蛋白有2个...  相似文献   
7.
杨晶  王满生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28):123-128
[目的]为深入了解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近十年来期刊论文的发表状况,进而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决策参考。[方法]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的学术期刊总库为统计源,精确检索了研究所科技人员在2008-2017年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并从论文发文量、文章主题、研究层次、学科分布、基金支持、发表期刊和关键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方法]统计数据表明,近十年研究所科技人员共发表中文类学术论文584篇,这些论文的发表主要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等国家级项目经费的资助。此外,统计分析还发现,研究所科技人员在《中国麻业科学》等专业科技期刊上发表了大量与苎麻、红麻和亚麻等麻类作物紧密关联的自然科学类论文,且研究内容涉及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品种选育、饲料化利用等诸多方面。[结论] 从整体上来看,虽然论文的发表数量可观,但缺乏高质量论文(如CSCD收录论文),这说明研究所科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和科研潜力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8.
鸡细颈囊尾蚴也称水铃铛(水泡虫),是由带科带属的泡状带绦虫的幼虫阶段,成虫寄生于犬、狐和狼的小肠,肠系膜等处引起.严重感染可进入胸膜,寄生于肺部.笔者近2年所见细颈囊尾蚴病广泛发生于蛋鸡群中,其发病数量之多,实属罕见.病理变化亦具有特征性,现就其中1例的发病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绦虫又称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中的绦虫纲,本纲动物均营寄生生活。寄生人体的各种绦虫所引起的疾病总称绦虫病。绦虫病是人体常见的寄生虫病,也是我国古医籍中最早记载的人体寄生虫病之一。寄生人体的绦虫有30余种,分属于多节绦虫亚纲的  相似文献   
10.
<正>细颈囊尾蚴病是由泡状带绦虫的中绦期——细颈囊尾蚴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临床症状感染羊早期未见明显症状,往往明显消瘦时才发现患病。病羊精神萎靡、行走无力、被毛粗乱无光泽,体温升高、生长发育不良、消瘦、皮肤苍白、贫血、虚弱、流涎,可视黏膜黄染,见肝炎、腹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