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5篇
林业   21篇
农学   72篇
基础科学   27篇
  24篇
综合类   453篇
农作物   14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2篇
园艺   35篇
植物保护   14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明确中国东北地区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种类及融合群的归属情况, 2015-2017年从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的17个水稻主产区采集水稻纹枯病标样, 分离获得水稻纹枯病菌214株, 运用水稻纹枯病菌的不同病原菌及融合群的特异性引物对214株水稻纹枯病菌进行病原菌种类和融合群鉴定, 并利用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 对供试水稻丝核菌的融合群归属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214株水稻纹枯病菌分属于茄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水稻丝核菌Rhizoctonia oryzae-sativae, 菌株数分别为198株和16株, 占比分别为92.52%和7.48%。茄丝核菌菌株分属于2个融合群, 分别为AG1-IA和AG4, 菌株数分别为191株和7株, 占比分别为96.46%和3.54%。水稻丝核菌菌株均属于AG-Bb融合群, 菌株数为16株。不同年份水稻纹枯病的病原菌种类及融合群出现的频率和地域分布无明显变化, 而不同地域间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种类及融合群具有明显的分化特征, AG1-IA融合群在中国东北三省各个水稻产区均有分布且均为优势融合群, AG4融合群在辽宁省盘锦市出现频率最高, 水稻丝核菌AG-Bb融合群在吉林省吉林市、通化市和梅河口市出现频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中国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秸秆还田等耕作栽培措施的推广,中国小麦纹枯病发生日趋严重,对小麦的高产、稳产造成了很大威胁。由于缺乏免疫及高抗病性小麦品种,生产中对纹枯病一直采用播期拌种及春季喷雾相结合的化学防治方法。文章总结了当前中国小麦纹枯病的发生现状及主要病原;评述了三唑类药剂对纹枯病菌的毒力及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介绍了生产中小麦纹枯病菌对三唑类药剂的抗药性现状及机理,分析了三唑类药剂对小麦的安全性;同时阐述了井冈霉素、甲基立枯磷及其他种类药剂在小麦纹枯病综合防治中的应用;指出小麦纹枯病化学防治的发展方向应是将生防菌剂同化学药剂相结合,实现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的协同应用。  相似文献   
3.
RhizoctoniasolaniAG4同一融合群内不同分离物对杉苗致病力的研究朱天辉(四川农业大学林园学院)RhizoctoniasolaniAG4是杉苗猝倒病的主要病原[7],多在4~6月危害,因发病时期不同可出现4种症状类型[3]。此病原是一种...  相似文献   
4.
菌根真菌液泡的分离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繁翔 《林业科学》1996,32(4):342-347
从菌根真菌黑核菌(CenococcumgeophilumFr.)和鹅膏菌[Amanitamuscaria(L.exFr.)Pers.exHook.]菌丝中,采用多元碱化合物诱导原生质体裂解方法,分离出细胞器──液泡。实验结果表明,在加磷的MMNC培养基中培养4—7天的菌丝经水解酶作用所释放出的原生质体具有较高的液泡化程度;液泡产率约为原生质体的5-10%;细胞质特征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测定结果证明了液泡的纯度;而等量原生质体和液泡中酸性磷酸酶及α-甘露糖苷酶活性的比较表明这两种酶主要存在于液泡中,因此,它们可以作为菌根真菌黑核菌和鹅膏菌液泡的特征酶。  相似文献   
5.
6.
特拉华州欧州麦茎蜂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7.
在采用不同药剂对麦穗夜蛾幼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病虫净、敌杀死两种药剂的防效最佳,幼虫减退率分别为95.12%和93.46%;后期麦粒被害率分别降低了91.77%和92.29%;两个处理区最终保产率分别为7.44%和6.93%。  相似文献   
8.
9.
丝核菌细胞核染色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比较了5种不同的染色方法对丝核菌(Rhizoctonia)菌株细胞核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番红O-KOH的染色效果最好,Giemsa、苯胺蓝-甘油次之,染色效果最差的是苯胺蓝-乳酚油及曲利苯蓝-乳酚油。用番红O-KOH染色方法对分离自13种作物的57个丝核菌菌株进行细胞核染色,其中3个菌株为双核丝核菌,其余54个菌株为多核丝核菌。  相似文献   
10.
麦类抗穗发芽品种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