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2篇
  20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黄褐天幕毛虫在长春市的生活史及蛹外部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虫在长春市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卵壳内越冬。并根据蛹腹部末端外部形态学特征进行性别判别,建立一种快捷、准确地鉴别蛹性别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对建水黄褐鸭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水平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1个对照组,4个试验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子,共120只鸭子,试验为期70d(预试期10d、试用期60d)。取胸肌和腿肌进行肉质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检测,分析不同组别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用黑水虻幼虫粉作为蛋白质替代物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对建水黄褐鸭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总体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饱和脂肪酸中的亚麻酸(C18:3)含量(P <0.05),有提高不饱和脂肪酸中十二烷酸和十四烷酸的趋势。添加黑水虻幼虫粉能增加胸肌中的氨基酸总量,增加腿肌中风味氨基酸的含量,对改善鸭子的肉品质有一定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处理Ⅱ对氨基酸总量和风味氨基酸的增加效果好,而对于脂肪酸则是处理Ⅱ组和处理Ⅲ组均可。  相似文献   
3.
黄褐天幕毛虫危害指标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褐天幕毛虫在东北地区一年一代,分龄期记录幼虫食叶面积,根据杨树人工林的受害阈限为失叶40%,计算出每平方米面积食叶40%的老龄幼虫数,17条/m2为危害指标。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市三种园林害虫发生期测报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食叶害虫黄褐天幕毛虫,榆紫叶甲,舞毒蛾的发生期测报提供物候和有效积温等几种有价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缪艳燕  张永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72-5873
[目的]建立黄褐毛忍冬(Lonicera fulvotomentosa Hsu et S.C.Cheng)总皂苷的水提工艺。[方法]以黄褐毛忍冬总皂苷中有效成分α-常春藤皂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加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及浸泡时间4个因素对黄褐毛忍冬总皂苷提取工艺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α-常春藤皂苷的含量。[结果]加水量、煎煮次数、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对α-常春藤皂苷含量的影响程度不同,各因素影响程度的大小为:煎煮次数〉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即煎煮次数对煎煮条件影响最大,为最重要的因素,其次为加水量、浸泡时间、煎煮时间。最优方案为:黄褐毛忍冬药材不用浸泡,加10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0h。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加水量和煎煮次数对α-常春藤皂苷含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意义(PA=0.034〈0.05,PB=0.020〈0.05),而煎煮时间、浸泡时间对水α-常春藤皂苷含量无显著影响(PC=0.500〉0.05,PD=0.264〉0.05),对测定结果影响小,这与直观分析结果相吻合。[结论]优选提取工艺简单、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6.
黄褐天幕毛虫,鳞翅目枯叶蛾科.歙县分布较广,以幼虫危害核桃树木.近年歙县随着核桃基地的规模不断扩大,黄褐天幕毛虫危害亦渐突出.经过对核桃园数年的防治,取得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枫桦红松林土壤真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年5~9月,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凉水自然保护区枫桦红松林设立临时标准地,采用“之”字形路线及土壤剖面取样法多点取土壤样品。利用稀释平板法和植物残渣法,选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查氏琼脂培养基(CzA)分别进行菌株的分离、培养、纯化。将纯化出的菌株转接到PDA、CzA上,观测菌落形态、生长速度、颜色变化等因子。经过显微观察菌丝体、孢子以及子实体的形态、结构等,初步鉴定出18个不同属的土壤真菌,其中,包括2个中国新纪录属、新记录种:桦链二孢Bispora betulina、黄褐拟毛孢Chaetopsina fulva。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湖北省不同气候带、不同母质上发育的棕红壤、黄棕壤和黄褐土的主要性状。结果表明,某些性状如土体的Sa、ba值和粘粒的活性等,其风化和淋溶强度虽都有自北而南增强的趋势,但有重叠现象,可作参考性分类依据;土壤饱和度、粘粒的交换量、酸度和粘粒的矿物学组成等在各土类之间有较好的分异性,可作为本地区土壤分类的诊断特性。  相似文献   
9.
对棕壤、黄棕壤、黄褐土和(土娄)土344个样品阳离子交换量(CEC)与有机质、粘粒用方程y(CEC)=b_0+b_1χ_1(粘粒%)+b_2χ_3(有机质%)+b_3χ_1χ_2进行回归分析表明,在粘粒与有机质数量比为3~16(平均为8左右接近有机质与粘粒CEC之比)时,有机粘粒复合显著影响土壤CEC,且复合消耗有机质与粘粒总交换点的数量分别为41.8%,26.7%,31.9%和19.8%。  相似文献   
10.
对黄棕壤和黄褐土的诊断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黄棕壤在酸性淋溶条件下,已处于初期富铝化阶段,呈酸性反应,代换酸、水解酸和活性铝含量较高,盐基不饱和,粘粒硅铁铝率和硅铝率较小,粘土矿物以(石至)石为主。黄褐土因受含钙粘黄土母质的影响,阻滞和延缓了富铝化过程,呈弱酸至弱碱反应,代换酸、水解酸与活性铝含量甚微,盐基饱和或基本饱和,粘粒硅铁铝率和硅铝率较高,粘土矿物以水云母为主。成土过程和诊断特征的明显差别,表明黄棕壤、黄褐土应属两个土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