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8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单958玉米品种栽培密度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玉米品种"郑单958"不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郑单958"种植密度在90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此时玉米的株高、穗位、穗长、穗粗、穗粒数、百粒重、抗逆性等方面都比较适宜,有较高的增产潜力。低于或超过这一密度,产量均有所下降,密度较低时,玉米果穗大、单穗粒重较高,但穗数偏少,产量达不到最高值;密度较大时,果穗变小,秃尖较长,空秆增加,抗逆性下降,单穗粒重下降,产量也不能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了解导入Bt基因是否会引起玉米对磷元素利用能力发生改变,本研究采用转基因抗虫玉米Bt 38及其背景材料郑单958(ZD 958)为试验材料,进行水培试验,设置正常供磷(1mmol/L)和低磷(1μmol/L)两个水平。结果表明:在相同磷浓度下,ZD 958与Bt 38的某些生物性状、生理性状显著地不同,在生物性状上,正常供磷条件下与ZD 958相比,Bt 38根长极显著降低,全展叶叶面积极显著减小,低磷条件下与ZD 958相比,Bt 38株高、根长、茎粗、叶长,叶宽、地上鲜重、地下鲜重均极显著增加,根冠比显著下降;在生理特征上,相同供磷条件下,与ZD 958相比,抗虫玉米心叶、全展叶叶绿素含量及Chla/Chlb均有显著性变化,抗虫玉米不同部位可溶性糖、淀粉含量、激素含量亦有显著性变化。此外,全展叶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物酶活性也有显著性变化。综上,Bt基因的导入改变了ZD 958苗期对磷元素的利用能力,从而使ZD 958与Bt 38在不同磷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3.
以郑单958、丹玉39为试材,研究播种期对玉米生育期、籽粒灌浆速率、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播期条件下,郑单958均比丹玉39生育期少12d左右,且播种越晚,生育期越短;两品种相同播期的灌浆速率变化规律一致;郑单958的千粒质量、穗粒数、株高、穗位均低于丹玉39;5月14日播种的玉米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去留叶枝对棉花叶片、叶柄、铃柄解剖结构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冀棉958为材料,于花铃期观察去留叶枝对果枝叶片、叶柄和铃柄解剖学结构,研究去留叶枝对棉花形态建成、发育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设计留叶枝和去叶枝两种整枝方式,于花后15 d(花铃初期)、45 d(花铃后期)取中部果枝(第6果枝)第1果节叶片、叶柄、铃柄,通过常规石蜡切片观察其结构,并于成熟期测定产量。结果表明,去叶枝有利于提高果枝叶光合能力及蒸腾作用;有利于果枝叶及叶柄输导组织的形成和发展,即能促进同化物及水分的运输。花铃初期去叶枝有利于铃柄同化物运输到棉铃,花铃后期留叶枝有利于铃柄同化物运输到棉铃。去叶枝棉花理论产量显著高于留叶枝理论产量,表明去叶枝能够显著促进光合同化产物的形成与运输,对提高棉花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耐密型玉米单交种郑单958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耐密型玉米单交种郑单958在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密度下种植方式的研究,探索出其在东北平原雨养农业区内的最适宜种植密度和最佳施肥量,从而充分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尖椒长研958是以7163为母本,8114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中熟长牛角形一代杂种。果实纵径18~20cm,横径2.8cm,果肉厚0.30cm,平均单果质量52g;果色深绿色,果表光滑,顺直,商品性好;一般每667m2产鲜椒3500kg;抗病,耐运;适宜各地中早熟丰产栽培和麦茬越夏栽培。  相似文献   
7.
根据玉米密植早熟品种郑单958不同密度试验,确定康平地区郑单958一般地块种植密度应为60000~66000株/hm2,为康平地区玉米大田播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实时掌握夏玉米在黄淮海北部生长发育进程,综合评价环境因素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调查分析了‘郑单958’与‘先玉335’在北纬37°53’、东经115°42’的物候期、气象因素、叶片展开速率、籽粒灌浆速率与产量性状。[结果]夏播玉米‘郑单958’与先玉335播种后6d出苗,生育期间为111d.灌浆期持续66d.叶片展开速率和灌浆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速。收获前6天时间(10月5-11日),‘郑单958’与‘先玉335’产量贡献率分别达6.61%和4.20%。黄淮海区域属于一年两熟种植模式。黄淮海北部夏玉米一般不能达到完熟收获。[结论]选用中早熟品种,及早抢播、适时晚收,保证玉米充足的有效积温和授粉后充足的灌浆时间可以显著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9.
玉米品种郑单958在广西南宁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玉米品种郑单958在广西南宁种植的生态适应性和综合表现,以充分发挥郑单958的生产潜力,特引进郑单958与当地主栽品种迪卡007、正大619和正大99A12在南宁进行春、夏、秋季及不同密度种植对比试验,调查其全育期、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表明,郑单958全生育期<正大99A12<正大619<迪卡007,夏播生育期...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郑单958和先玉335在东北春玉米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为我国粮食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给各育种单位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本文通过对郑单958和先玉335两个品种优缺点的分析,对未来吉林省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