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雏鸭实用饲粮锌的适宜添加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喂给1~35日龄建川鸭二种蛋白水平和不同含锌量的植物性饲粮,测定了不同锌水平饲粮对雏鸭生长和某些组织锌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蛋白质水平与锌吸收、利用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雏鸭(1~35日龄)风干饲粮锌的适宜添加量为54ppm(总锌为71ppm),饲粮适宜蛋白质水平能提高锌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雏鸭实用饲粮锰适宜添加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用雏鸭420只,随机分为10组,采用家禽常用饲料作锰适宜添加最的试验研究,试验期5周,锰补加水平:0、20、40、50、60、80、1000、3000、4000、5000ppm。测定了增重、胫骨、肝脏、胰脏、血清、肾脏、心肌锰含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表明:雏鸭饲粮锰适宜的添加量为60ppm;雏鸭对高锰耐受最为1000ppm,所测组织锰含量分布为:胫骨>胰脏>肝脏>血清>肾脏>心肌。  相似文献   
3.
应用六个世代和八个世代的平均数对两个玉米杂交组合三合单交、成单四号进行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 1、用加性、显性和双基因互作模型,能比较满意地解释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 2、用六个世代均数和八个世代均数的方法,对同一组合进行基因效应分析,所得结果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地衣芽孢杆菌对家兔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观察了地衣芽孢杆菌对家兔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饲喂地衣芽孢杆菌微生态制剂20、40天后,试验组家兔的免疫器官生长发育较对照组迅速、成熟快;试验组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酶活性(ANAE)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饲喂30天后,植物血凝素(PHA)腹部皮内试验,试验组发生的变态反应强度均强于对照组。表明地衣芽孢杆菌能促进家兔的免疫器官的成熟,增强家兔的细胞免疫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体重约38公斤的长白(♂)×成华(♀)杂交猪20头,随机分为四组,饲予四种不同的饲粮,研究饲粮中添加铜和/或喹乙醇对猪生产性能和某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组、加铜组、加喹乙醇组和两者同时加组全期日增重分别为674、761、796、678克,日采食量分别为2.50、2.65、2.74、2.40公斤,饲料利用率分别为3.73、3.49,3.44、3.54,添加铜和/或喹乙醇对试验第65天血清铜兰蛋白、尿素氨及屠宰率、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铜使65天血清碱性碱酸酶活性极显著增高(p<0.01),添加喹乙醇有使之升高的趋势,两者同时添加时,碱性酸磷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6.
玉米两个同源种质群体主要经济性状的遗传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TTC法研究了玉米两个同源种质群体单株产量等十个经济性状的遗传组成,结果表明在大部分经济性状中,都有上位性效应存在。在总的遗传变异中,加性遗传分量(D)作用最大,显性遗传分量(H)次之,上位性遗传分量(I)除抽丝天数、株高、穗长外一般较小。基础群体ACO的株高、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单株籽粒重等以可固定的D为主,而抽丝天数、穗位高、出籽率、百粒重除D重要外,H和I的效应也有显著作用。通过三轮改良穗行选择和一轮交互轮回选择形成的衍生群体AC_4各性状的D效应继续得到积累;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粒率、单株粒重的H和I方差,在总变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AC_4在遗传组成的总体上优于AC。  相似文献   
7.
建川杂交鸭生长期适宜锰添加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前期试验,选用六周龄建昌、四川麻鸭杂交鸭54只,在常用饲粮的条件下,观察补锰水平为0,20,40,50,60和80ppm对,对肉鸭增重、血清、胫骨,肝脏等组织锰含量,含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uperoxide Dis mutase,Mn SOD)活性,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活性,胫骨皮髓宽度比和骨骼钙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40ppm锰能满足鸭正常生长的需要。肝脏和SOD可以反映机体锰状况,AKP反应不灵敏、胫骨皮髓宽度比可反映出锰对骨骼发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选体重37公斤的杂交猪50头,分为10组,试验两个月。采用正交设计,外加一个玉米对照组。红苕干三水平为30、50、70%,蛋氨酸三水平为0、0.05、0.10%,赖氨酸三水平为0、0.15、0.25%(第一个月),0、0.10、0.20%(第二个月),探讨红苕干使用的适宜比例、赖、蛋氨酸添加的必要性和适宜添加量。结果表明:在不等蛋白水平下,只要添加氨基酸,红苕干可完全替代玉米,用量可达70%;猪红苕饲粮中,添加赖氨酸是必要的,蛋氨酸可以不加;赖氨酸适宜添加量为0.1~0.15%。  相似文献   
9.
用360只父母代经铝耗竭的一日龄红布罗雏鸡观察了采食自然低铝饲粮情况下,钼的不足、适量和过量对雏鸡生长、死亡、红细胞溶血、组织中钼含量,肝脏、粪尿中钙、磷含量,临床症状和组织病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采食低钼饲量(1.38ppm)的雏鸡,羽毛呈结节状,生长缓慢、死亡率高、红细胞溶血较严重。补钼3 ppm时,结节状羽毛恢复正常,红细胞溶血现象消失。补钼7ppm时,生长最快,死亡率最低,但与补5ppm组差异不显著(P>0.05),当补钼50ppm时,生长受阻(P>0.01),死亡率增加(P>0.05)。补铝100pdm时,大小肠出现出血点,红细胞发生溶血。随着钼水平的提高,肝脏、肾脏、心脏中的钼含量也随之升高。当补钼3—7ppm时,组织中钼含量趋于稳定,低钼及过量钼时,钙在肝脏中沉积减少,粪尿中排泄增加,而对磷无显著影响。雏鸡饲粮中添加5ppm左右钼较为适宜。补钼50ppm即可引起雏鸡中毒。  相似文献   
10.
玉米两个异源种质群体的几个经济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三重测交法(简称TTC)研究了玉米两个异源种质群体几个经济性状的遗传组成。结果表明,上位性效应仅对G群体穗重、穗粗,M1群体穗重、单株产量的遗传系统有显著作用,其它性状表现出显著的加性效应,大部分性状显性和I_1类上位性也达显著水平,且显性基因的分布既有单向也有双向。三种基因效应中,加性对遗传系统贡献最大。同时,两群体同一性状的遗传系统及所含优良基因频率高低也表现不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