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2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对长春碱、小檗碱、喜树碱和苦参碱等生物碱类、紫杉醇类药物联合抗肿瘤治疗进行了综述,并指出植物来源药物联合抗肿瘤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灵芝硒多糖SeGLP—1抑制小鼠肝腹水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灵芝硒多糖SeGLP-1由葡萄糖、甘露糖、木糖、半乳糖和鼠李糖组成,与灵芝多糖一样是由α-糖苷键连接的吡喃多糖,硒在多糖内极可能是以O=Se=O的形式结合。给移杆肝腹水癌HCa-f的小鼠每日注射50mg/kg的SeGLP-1,15d后抑癌率可达80%,说明SeGLP-1的抑癌作用与其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3.
茶黄素类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述了茶黄素类(Theaflavins,TFs)的化学结构,并从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病毒和抗心血管疾病五个方面综述了茶黄素类的药理作用,其中从肿瘤的发生、发展两个阶段着重分析了茶黄素类的作用机理,最后提出了TFs作为药品开发所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陈佳瑜  许洁  葛正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069-11070,11074
[目的]检测从人白介素-12(human interleukin12,hIL-12)转基因马铃薯中提取的hIL-12的抗肝癌效应。[方法]用MTT法检测转基因马铃薯中hIL-12对人肝癌细胞HepG22.2.15的体外杀伤作用;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基因马铃薯中hIL-12对HepG22.2.15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转基因马铃薯中表达的hIL-12与重组人白介素-12(rhIL-12)在体外对HepG22.2.15具有杀伤作用,而野生对照组无杀伤作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转基因马铃薯中表达hIL-12可诱导HepG22.2.15细胞凋亡。[结论]转基因马铃薯表达体系表达的人白介素-12具有抗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从人白介素-12(human interleukin 12,hIL-12)转基因马铃薯中提取的hIL-12的抗肝癌效应。[方法]用MTT法检测转基因马铃薯中hIL-12对人肝癌细胞HepG22.2.15的体外杀伤作用;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基因马铃薯中hIL-12对HepG22.2.15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结果]转基因马铃薯中表达的hIL-12与重组人白介素-12(rhIL-12)在体外对HepG22.2.15具有杀伤作用,而野生对照组无杀伤作用;An-nexinV/PI双染色法加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转基因马铃薯中表达hIL-12可诱导HepG22.2.15细胞凋亡。[结论]转基因马铃薯表达体系表达的人白介素-12具有抗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液体发酵榆黄菇,从菌丝体中提取粗多糖,研究其体内抗肿瘤活性。用0.2、0.4、0.8 g/kg3个剂量组对荷S180小鼠进行灌胃,结果发现:榆黄菇菌丝体粗多糖得率为2.99%,低、中、高3个剂量组对肿瘤的抑制率分别为30.14%、41.73%和48.87%,同时能提高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榆黄菇菌丝体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疯草"中的主要毒性成分苦马豆素,属于一种多羟基取代吲哚兹定生物碱。其能抑制动物机体中的α-甘露糖苷酶,造成人和动物中毒;同时又具有极强的抗肿瘤活性,而对人有益。全文概述了苦马豆素的生化特性、中毒机理、解毒制剂研制以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预防治疗苦马豆素中毒以及合理开发利用苦马豆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师宝忠  张磊  罗都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77-8878,9109
[目的]筛选能够转化鬼臼毒素的菌株,得到其转化产物并鉴定结构,以期为高抗肿瘤活性天然药物的获取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微生物分批转化法对鬼臼毒素进行结构修饰,利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鬼臼毒素及其转化产物进行检测,筛选出能够转化鬼臼毒素的菌株,将其中一株能够转化鬼臼毒素的菌株进行扩大培养,对其发酵液进行乙酸乙酯萃取、常规硅胶柱层析分离提取转化产物,应用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转化产物结构。[结果]通过转化鬼臼毒素的研究,筛选出能转化鬼臼毒素的菌株为BS.Str-1、BS.Str-2、BS.Str-3、BS.Str-7、BS.Str-18、BS.Str-21和BS.Str-29;对BS.Str-21扩大培养,提取分离得到唯一的转化产物,经鉴定为苦鬼臼毒素。[结论]该研究表明通过生物转化的方法可以获得鬼臼毒素衍生物,该结果为高抗肿瘤活性天然药物的获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传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3,(17):7466-7467,7470
在广泛文献检索基础上,对猕猴桃属植物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发现猕猴桃属植物的根具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有很好的发展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红皮云杉多酚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采用动物试验法,将S180细胞注射进小鼠体内,通过测定抑瘤率和免疫指标,分析其抗肿瘤效果。[结果]环磷酰胺的抑瘤率为73.20%,高剂量红皮云杉多酚的抑瘤率为61.31%,但环磷酰胺对机体免疫器官和抗氧化能力有不良影响,而红皮云杉多酚对免疫器官具有保护作用,并可以明显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结论]红皮云杉多酚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