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70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7篇
  31篇
综合类   300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为摸索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花椰菜的最佳播期以集成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应用,于2017—2018年选择海拔2250 m的云南省峨山县塔甸镇大西村地块进行9个播期的2年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花椰菜生育期随播期推迟而延长,而花球采收期除播期7月10日外随播期推迟而逐渐增长;花椰菜株高、外叶数、开展度、球高、球径和单球重等农艺性状有随播期延迟呈现先逐渐减小而后又逐渐增大的趋势;莲座期黑腐病和霜霉病的病情指数随着播期的延迟呈现先逐渐升高而后又逐渐下降的趋势;花椰菜小区产量随着播期的延迟呈现先逐渐下降而后又逐渐提高的趋势,播期4月20日和4月30日与其余7个播期产量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花椰菜在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的生产实际和各播期产量产值及商品性表现,推荐滇中高海拔冷凉山区反季节栽培花椰菜的最佳播期为4月20—30日。  相似文献   
2.
在以往研究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的基础上,研究了制约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因素。就农民方面来讲主要为:农民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吸纳程度;利益机制因素;农业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因素;技术市场的不完善因素;农民的经营理念方面的因素以及农民的文化素质偏低等因素。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编烟机的编烟效率、用工量、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研究了其最佳的编烟方式,结果表明:最佳的编烟方式为6人合作使用1台编烟机,在编360杆烟时可较对照节省用工4.1个,节约用工成本164元,而且纯收益最高,为9704.36元。并针对编烟机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集团猪场代表行业最高技术、管理及现代化水平,迅速发展。特别是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暴发后,在高风险、高回报的行业背景下,集团化养猪企业凭借资金、人才、技术、硬件设施等优势,采取超额储备种猪的运作模式,进而迅速扩张。超额储备的本质是利用资金充足、场区数量、生物安全等优势,通过统一使用长白或大白公猪配种,育肥场用作种猪场等方式超额储备后备母猪。个别场区清场后可以迅速引种补栏,多余后备母猪、妊娠母猪正常出售回收资金。这种模式可有效降低风险、保证足够盈利,同时在非洲猪瘟疫情的背景下有效整合农业资源、利用商业资金反哺养猪业,指引养猪行业走向。  相似文献   
5.
彰武县东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其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沟小流域3年来的综合治理实践证明:根据辽北低山丘陵区风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的特点,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科学的论证,因地制宜地布置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就能收到显著的保水保土效益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经统计,在近11km2的水土流失面积上,拦洪量达32.5万m3,拦沙量达到0.93万t。经济效益中的内部收益率为60.6%,经济效益费用比:3.85。  相似文献   
6.
曹成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5):2175-2178
通过对利辛县水资源、作物种植结构、灌溉型式及组成等进行分析,初步探讨该县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的潜力及效益,从而为该县今后节水灌溉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杂多县防灾基地“四配套“建设效益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杂多县自1990年实施防灾基地"四配套"建设以来,截止2000年底共建成定居点、围栏草场、牲畜暖棚、人工种草"四配套"建设户2600户,占全县牧户总数的45%,经对定居点、暖棚、围栏、人工种草以及全县畜牧业生产指标的调查与对比分析,其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通过对陇西南塬区农业生产系统的结构分析,确认该系统的特征为产业结构不合理(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复种指数低(111%);养殖业中草食家畜比例低,饲养技术落后,良种率低;林果业效益低下;人口密度高,劳动力过剩,生产能源短缺等。通过系统分析提出了调控方针,该系统整体效益提高的关键是发展以草食家畜为核心的养殖业,种植业应及时调整结构,提高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的比例,提高复种指数,林果  相似文献   
9.
在前期进行低丘栗园板栗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开发研究基础上,2002年将研制的“板栗防病虫增产”高效新配方药剂在仪征低丘栗园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取得显著效果。推广示范区平均病虫减退率达78.74%,比对照增加57%;单位面积产量比对照增加75.98%-331.3%。平均增产1.6倍,推广示范区单位面积平均产值达10208.25元/hm^2。比对照增加6021.45元/hm^2;投入产出比达1:(7.35-46.91),平均投入产出比达1:20.1。对提高低丘开发效益,促进林农增收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N、P、K肥配施对杂交甜高梁草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D-最优化设计研究N、P、K肥配施与杂交甜高粱品种甜格雷兹饲草产量及效益的关系,结果表明:N肥对草产量和效益影响最大;在较高N水平下,P、K间交互效应均利于甜格雷兹的增产增收;其最优施肥方案为N150.53kg/hm^2、P20550.82kg/hm^2、K2075.71kg/hm^2,草产量为112.09t/hm^2,获得效益20.902×10^3元/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