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3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8篇
  57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1954-2001年北京地区(20个气象站)逐月沙尘资料,重点对北京地区沙尘天气的空间分布特征、沙尘日数的年代变化规律、沙尘日数的月变化进行分析;分析了近三年北京地区出现沙尘天气特点及成因;同时对近48年的沙尘出现日数变化规律进行了小波分析。  相似文献   
2.
解秀娟  胡晋 《种子》2003,(4):5-6
试验以紫花苜蓿品种维多利亚和金皇后种子为材料,研究了沙引发处理对高盐(0.8%NaCl)逆境下种子发芽及幼苗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引发处理能显著提高紫花苜蓿两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缩短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增加幼苗干重,同时提高了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少丙二醛(MDA)的积累。说明沙引发提高了紫花苜蓿种子的活力和抗盐胁迫能力,促进了盐逆境下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3.
Applying a combination of classical and geostatistical methods, we identified soil properties and their spatial variation in a 5-year grazed sand dune (GSD5) and a 20-year recovered sand dune (RSD20) in Horqin Sandy Land, northern China. The paper assesses the effect of grazing, topography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on spatial heterogeneity of soil proper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il organic carbon, total nitrogen, very fine sand (0.1–0.05 mm) content and their coefficients of variation were lower in GSD5 than in RSD20, while soil water contents (0–20 cm and 20–40 cm depths) were higher in GSD5 than in RSD20. Geostatist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spatial structured variance accounted for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total sample variance in soil properties at the measured scale under grazing and restoration.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ranges were 66.30 m for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50.80 m for total nitrogen in GSD5 less than those in RSD20 (70.00 m and 76.10 m, respectively), while the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ranges of soil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and soil water contents in RSD20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GSD5. Kriging-interpolated maps also showed that the heterogeneity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and their degree of patch fragmentation were higher in GSD5 than in RSD20.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ontinuous grazing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nutrient and a decrease in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oil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and soil water content.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nitrogen of sand dunes are associated closely with soil particle size fractions, relative height of sampling site and vegetation cover. Spatial patterns of soil properties are most strongly related to grazing, topography and plant-induced heterogeneity in sand dune ecosystems prone to wind erosion.  相似文献   
4.
圆锥指数仪贯入沙土过程的三维离散元法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圆锥指数仪贯入沙土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半圆柱形沙土料床的三维数值模型,利用离散元法对圆锥指数仪贯入沙土过程进行了模拟,讨论了圆锥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贯入圆锥的铅垂方向阻力、圆锥指数及半圆柱形料床侧壁的正压力均随着贯入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形状窄、粒径大的料床圆锥指数明显大于形状宽、粒径小的料床;贯入后的大颗粒料床侧壁正压力明显大于小颗粒料床;当圆锥贯入速度大于0.2 m/s时,圆锥指数才明显增大,此时贯入过程已经对料床产生较强的冲击效应。最后,把贯入后的料床根据颗粒的位移划分为4个区域,可以直观地判断出贯入过程的影响范围,为实地测量土壤坚实度时取样点间距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沙土配比根系层土壤的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因地制宜地配置不同沙土比例的根系层是运动场草坪场地建造中最为关键的技术之一。试验将沙土配比设为11个处理,即沙/(沙+土)从0~100kg100kg-1,每10kg100kg-1为一个梯度,并采用压力膜法研究了不同沙土配比土壤的持水特性。结果表明,公式θ=AS-B能较好地拟合不同沙土配比土壤的水分曲线,所得方程均达到了极显著(0.001)水平;随含沙量增加,土壤脱湿曲线逐渐下移,表明同一土壤吸力条件下,土壤含水量随含沙量增加逐渐降低;根据土壤比水容量出现10-2级的先后顺序,11个配比土壤的供水能力可归结为三类。水分有效性受配比土壤的颗粒组成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且与颗粒粒级的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三个砂梨品种四个芽组织的需冷量及内休眠期间可溶性蛋白、脯氨酸、H2O2、POD、IAA、GA3和ABA等生理指标变化趋势。需冷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翠冠’叶芽、‘圆黄’花芽、‘翠冠’花芽、‘翠玉’花芽。可溶性蛋白、POD、GA3和IAA随休眠加深而下降,随休眠解除而上升。进入内休眠后,脯氨酸总体呈上升趋势;H2O2和ABA随休眠的加深而上升,随休眠的解除而下降。其中,H2O2含量与四种芽样本的萌芽率均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河西沙漠绿洲边缘风沙危害重点区,为了提高流动沙丘的造林成活率,以达到防治风沙危害、保护和恢复绿洲边缘植被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研究选用沙生植物沙拐枣、花棒、梭梭一年生苗木,分别采用ABT生根粉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和500mg/kg不同浓度水平进行处理,以不处理的作为对照(CK),在流动沙丘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得出3种沙生植物经ABT生根粉处理的树种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各自不处理的成活率。其中沙拐枣和花棒两种树种经ABT生根粉150mg/kg浓度处理林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8.462%和81.429%。并且经ABT生根粉处理的造林树种与未处理对照造林树种相比有明显地增加根系数量及对高生长有显著影响作用。梭梭用ABT生根粉处理的造林试验,经调查数据分析显示200mg/kg浓度处理成活率高于其它水平处理及未处理的对照。  相似文献   
8.
监测了沙河水库的水质状况,结果表明:库区水质总体上符合Ⅱ类水标准,但是总磷在整个库区呈上升趋势,并全部超过Ⅱ类水质标准。污染源调查发现: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淋失,生活垃圾排放是影响沙河水库水质的主要因素。论文还提出了水环境保护对策,以促进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梁静  陈鸿汉  徐基胜  陈坚  毕二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705-1707,1761
[目的]利用浸提试验研究不同粒径组成的砂土中吸附的铵氮存在形态,为了解铵在包气带中的迁移转化提供参考。[方法]首先用不同初始浓度的NH4Cl溶液浸泡采集于某垃圾填埋场背景区的砂土以及从此砂土中筛分出的粗砂和细砂,再用3种不同浸提能力的浸提剂———水、KCl、CaCl2浸提吸附于土样上的不同形态的铵。[结果]不同浸提剂的浸提能力为:水〈KCl〈CaCl2;当溶液中铵浓度低时,铵优先吸附在矿物的可交换点位,此时铵主要以交换态存在,随着溶液中铵浓度的升高,具备了与矿物内部足够的浓度差驱动力,铵才开始进入2∶1型黏土矿物(如伊利石)内部被固定,成为固定态;在粗砂土样中几乎没有固定态铵,即固定态铵主要存在于具有很强吸附能力的2∶1型黏土矿物中。[结论]砂土中铵的存在形态与土壤矿物组成和铵的初始浓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树种选择、混交方式及造林密度、整地挖穴、栽植、幼林抚育、保护管理、立地条件、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治沙造林技术,把樟子松及锦鸡儿混交造林方式从扩大面积、提高单产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