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5篇
  9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压式平面空气轴承压力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有限元理论分析了静压式平面空气轴承的压力场,并讨论了空气轴承压力场边界条件的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空气轴承的压力场呈现尖峰状分布。分析结果已应用于三坐标测量机的空气轴承设计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边界空间绿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界空间绿化是开放性城市公园的重要因素,是衔接公园与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措施。以广州天河公园“拆围透绿”工程为例,分析边界空间绿化存在通透性不足、与城市融合度不高、地域文化缺失、绿地管理不到位等问题,采用“保留、清杂、复绿”景观策略,确定点状、带状、片状景观3种绿化模式,制定“护栏+绿化”、绿化组团、“微地形+绿化组团”3种空间分隔手法,并从复绿植物种类选择、通透植物空间结构、活化林下消极空间、柔化公园边界空间、强化城市地域文化、加强空间绿化管理6个方面进行绿化提升,优化了公园的生态环境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3.
<正> 1.前言在研究气候冷暖变化时,气候学家所采用的指标主要有年平均气温、最冷(暖)月平均气温、气温距平、寒冷指数等;在研究农业气候的热量变化时,所采用指标集中在≥0℃或≥10℃积温上。本文则从农业气候的角度出发,采用农业气候带分界的热量指标,来研究近百年我国北部南温带北界界限的动态变化。采用农业气候带分界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出气候的冷暖变化,而且有一定的农业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Leray-Schauder度理论和Wirtinger-type不等式,给出了非线性n阶常微分方程u^(n)=f(t,u,u′,…,u^(n-1))-e(t),0〈t〈1,满足n点边界条件u^(n-3)(0)=0,u^(i)(ηi)=0,i=0,1,2,…,n-3,u^(n-3)(1)=0的解的存在性和惟一性定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工业CT的水泵叶轮三维实体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水泵叶轮三维实体重建,利用工业CT获取含有叶轮原型内部构造信息的高精度断层切片图像,并编程实现切片图像RAW数据格式到BMP格式的转换.在VC++6.0平台上,应用MFC、OpenGL、ADO等,通过断层图像预处理、二维图像处理及二维几何处理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去除图像噪声并显著提高了图像清晰度;编程完成了叶轮断层...  相似文献   
6.
采用弹性问题的Kelven基本解,建立了边界积分方程的两种离散求解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对两种对称工况下ZL80装载机动臂板强度、ZL60E装载机铰接系统铰接点区域应力场进行了计算。同时,进行了实车应力测试,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玉米开花期间的边界层温湿风等特征量,结果表明,温度和湿度一般与高度呈相反的变化趋势,并且湿度廓线与理查森数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性,能够粗略地反映湍流的稳定度;在200~300 m高空,风速一直很大,可以推测在此高度存在一个较强的大气扩散区;观测期间,温度在18.5~32.0℃时,风速在0.8~5.8 m/s,风向稳定且以偏北风为主,十分有利于玉米授粉。  相似文献   
8.
利用数值模式WRF-Chem对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与环境观测站(SACOL)所在地区2010年4月10~11日的沙尘天气过程进行了水平分辨率分别为10、3和1 km的模拟分析。在每个试验中分别采用了YSU和MYJ边界层方案。结果表明,3种分辨率的试验都较好地反映了沙尘天气过程中PM10随时间的变化特征,显示出WRF-Chem对沙尘天气过程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但是在复杂地形区域,模式分辨率的提高并不能相应提高模拟结果的精度。在该试验中,采用MYJ边界层方案对PM10的模拟效果优于YSU方案,反映出在热通量对整个过程不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情况下,MYJ方案取得了更加接近实际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换热器内流体流动通道间传热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分析,提出了换热器数值计算中传热边界条件的设定方法。通过对采用不同传热边界条件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并与实验测试结果对比,证明该边界条件设定方法切实可行,而且可以提高计算结果可信度。  相似文献   
10.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nvestigate effective reformism: strategies that innovation networks deploy to create changes in their environment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more conducive context for the realization and durable embedding of their innovation projects. Using a case study approach, effective reformism efforts are analyzed in a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rajectory related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new poultry husbandry system and an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trajectory concerning new ways of co-operation among individual farms to establish economies of scale. The findings reinforce the idea, emerging from a complexity perspective on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systems, that interaction between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their environment is only steerable to a limited extent. Nonetheless, innovation networks can enhance effective reformism by creating tangible visions that serve as vehicles to create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innovation and mobilize support for it, and by employing several kinds of boundary spanning individuals that are able to forge effe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innovation networks and their environment. Because innovation networks can only partially influence their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nd because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of actions and random events influence the course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innovation network actors need to continuously re-interpret the contexts in which they move. This constant reflection by the innovating actors on their position vis-à-vis their environment needs to be supported by dedicated facilitators and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s aimed at system learning. This implies that agricultural innovation policies should, instead of aiming to fully plan and control innovation, foster the emergence of such flexible support instruments that enable adaptive innovation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