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构建商业银行成长性评价体系,利用突变级数法对14家中小银行2007~2010年的成长性进行评价,得出中小银行具有振荡向上的成长趋势,且股份制银行整体成长性优于城市商业银行,但对于影响成长性的各因素,银行间的表现不尽相同。这表明中小银行还需调整经营管理思路来保证成长的稳健和持续。  相似文献   
2.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近60年气温序列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长存  王堃  孙钰茗 《草地学报》2016,24(4):747-753
利用1955-2014年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中段10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时间序列资料,在分析气温变化结构的基础上运行气候突变检验和小波分析,用以解释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的复杂结构,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气候气温变化的突变点和周期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近60 a来研究区内平均气温呈现普遍升高趋势,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升高趋势更加显著,达到99%置信度,升温速率达到0.45℃·10a-1,高于全国和全球的气温增长率。2008年后区域进入降温过程,冬季降温尤为明显,其原因是全球变化发生停滞;气候突变检验表明区域年平均气温的升温突变发生在1986年,显著升温开始于1991年,冬季升温突变时间最早,发生在1978年,夏季升温突变时间滞后,出现于1991年;周期检验表明区域内气温存在5~10 a和30 a的多重时间尺度结构的变化特征,预计2008年后年平均气温和季节平均气温增加速度将变缓,甚至可能发生变暖停滞。  相似文献   
3.
基于突变级数模型的农村生态环境压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村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态服务价值变化三方面出发,构建农村生态环境压力指标,以省(市)为核算单元,利用突变级数模型定量评价1990-2006年间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并分析农村生态环境压力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1990-2006年间农村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步增大,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工业污染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占主导地位;2)农村生态环境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农村工业较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如浙江、湖南、广东、四川、河北、河南、江苏和山东等省市。3)不同区域农村生态环境压力的来源差异也较大,因此不同区域应据此实行差别化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黔单11号是在贵州恶劣灾害气候的环境条件下,选育出来的玉米新品种。经1997、2000、2001年3a试验,观察了灾害性气候对该品种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品种抗逆性较强,播种期遇干旱久晴无雨的天气,土壤田间持水量为43.5%(正常土壤田间持水量60%)、雨水不足,出苗率在85%以上,基本达到苗齐、苗壮:拔节后期喇叭口阶段,遇到久雨少晴气候,遭受水涝灾害,土壤田间持水量达85%以上,部分低洼处被水淹,而玉米生长正常,叶色深绿,根系发达,未发现烂根现象;在抽雄、吐丝、授粉阶段,遭遇伏旱及暴风雨灾害,玉米正常抽雄吐丝授粉结实,产量未造成较大影响,基本上达到常年稳产,每公顷达到8400kg以上。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防范机制探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两年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如何化解面临的巨灾风险已成为促进北京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无论是从制度要求、现实需求还是从政策需求来看,北京市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防范机制都是十分必要的。设立农业保险巨灾风险保障基金、建立农业再保险制度、发行农业保险巨灾风险证券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巨灾风险的分散途径各有利弊。应构建多层次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6.
叶刚  王利 《安徽农业科学》2013,(20):8716-8720
以辽宁省14个地级市城市建成区为研究对象,从土地投入强度、土地利用强度、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可持续性4个方面选取15个评价指标建立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改进的突变评价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辽宁省14个市2003~2011年的土地集约利用度进行综合评价,并分析其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研究期内辽宁省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整体上是上升的,但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差异,表现为以沈阳、盘锦、大连为中轴线向东西两侧降低,且东部地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西部;②从经济区域规划来看,沿海经济带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最高已进入一般集约利用阶段,其次为沈阳经济区处于粗放利用水平,最差的为辽西北地区,一直处于高度粗放利用水平;③运用基尼系数判断辽宁省土地集约利用的空间差距变化,结果显示辽宁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区域差距整体上减小,但分布曲线呈"U"型,从2009年开始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多目标突变决策方法及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突变理论解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多目标突变决策问题。在推导并建立了多目标突变决策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该模型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具体应用。最后对照层次分析法,对多目标突变决策方法进行了优缺点评价  相似文献   
8.
向日葵菌核病是内蒙古自治区向日葵生产上的一个严重病害,其流行有突增突降的特点。本文探索了向日葵种植面积与病因产量、菌核生成量之间关系。在此基础上应用突变(Catastrophe)理论对向日葵菌核病的消长动态作了分析,并给出了一个说明菌核突增、突降动态及原因的分析模型的实例。  相似文献   
9.
2008年广西褐飞虱发生特点及灾变气候背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褐飞虱监测预警及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利用2008年广西13个植保站资料,结合气温、降水、NCEP/NCAP气象资料,借助ArcGIS及GrADS平台,研究广西褐飞虱的发生特点及灾变性迁入的气候背景。结果表明:2008年广西褐飞虱始见期偏早、终见期偏迟,盛发时间长达222天;褐飞虱迁入虫量大,占稻飞虱比例高,为害有提早趋势;3—4月气温偏高是广西褐飞虱偏早迁入的重要原因,6—10月夜间适当强度、多频次的降水是当年褐飞虱当年迁入峰次多、降虫量大的主导因素;4—8月850hPa风场上偏南暖湿气流是褐飞虱从中南半岛各国北迁至广西的重要动力,而9—10月925hPa高度频繁的偏北气流有利于褐飞虱从江西、湖南等地回迁至广西。  相似文献   
10.
巨灾期货是一种以巨灾损失相关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合约。从1992年ISO指数巨灾期货的兴起,再到1995年被PCS巨灾指数期权的所取代,以及后来2007年CME飓风期货的最新推出可以看出一种巨灾期货的市场发展是一个不断尝试,逐步完善的过程。其市场演进呈现出四个趋势:标的指数的被人为操纵可能性降低、更新速度加快、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问题减少、基差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