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3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9篇
综合类   181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预防高温天气对超级稻的影响,通过灌水深度和灌水时期试验,研究了超级稻产量和结实率对不同灌水深度和不同灌水时期的响应及原因。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深度处理产量及结实率存在显著差异,灌水能提高产量和结实率,灌深水的效果比灌浅水好。不同灌水时期处理,灌水提高产量和结实率的幅度不同,效果最好的是在幼穗分化五期 ̄齐穗。不同灌水处理影响产量和结实率的原因是灌水能降低田间温度、减少日平均温度≥30℃或最高温度≥35℃天数以及灌水时超级稻发育对温度敏感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针对压力蒸汽灭菌器对液体进行灭菌时造成事故的现象,分析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限压阀瞬间降压造成的。指出应慎用于液体的灭菌处理。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太平湖水库防浪墙上的裂缝成因,如混凝土干缩、防浪墙基础对墙身的约束作用等,并提出了避免防浪墙开裂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我国萧氏松茎象(Hylobilelus ×iaoi)的发生与危害现状,分析了主要发生原因,提出了包括治理思路、工程治理、机制创新、预防措施、调控措施和除治措施等方面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陕西省勉县的气候特点和多年来指导无性系茶园建设的经验,总结分析了影响勉县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在无性系茶园建设中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应注意的技术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溧阳白芹铅超标原因,探索生态修复和控制措施,溧阳市蔬菜办公室在溧阳城郊溧阳白芹基地进行了水、土、肥、产品等四大类样品的铅含量检测,对照相关标准,通过对试验区生态环境的调研和铅污染评价,认为溧阳市城郊溧阳白芹主产区的土壤、基肥、培土与否及铅富集等对溧阳白芹重金属铅污染影响不明显,灌溉水则是重金属铅污染的主因。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校部分大学生学习倦怠和学业困难的问题,以问卷调查方式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群体进行调查,研究大学生学业倦怠成因及帮学机制。结果显示,大学生学业倦怠的主要因素依次为专业思想不稳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负面情绪体验较多等。应建立以学校、学生、家庭多层面入手,名家引导、任课教师关注、朋辈互助及心理咨询师疏导等多形式协同的帮学机制,从而消除大学生学业倦怠行为,提高学业水平,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卢兆民  张兵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4,15(12):2218-2219
对雾霾的定义、雾霾的区别与联系以及雾霾天气形成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减少雾霾天气的解决对策,为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番茄作为巴彦淖尔地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种植年限的延长,番茄晚疫病为害日趋加重,造成番茄产量和品质大幅下降,严重影响经济效益。该文对番茄晚疫病的田间症状表现及发病原因进行了阐述,并提出选用抗病品种、轮作换茬、地膜覆盖栽培、膜下滴灌技术等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防治番茄晚疫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根据安徽省环境保护局提供的2012~2013年空气污染指数(API)资料,对安徽省各地市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指标和空气污染指数的月、年均值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及横向、纵向对比,得出安徽省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从多方面分析造成其规律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2013年安徽省API年均值、高值城市数量均显著高于2012年;安徽省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2013年优良天数比例明显下降,Ⅲ1级污染以上天数也明显增加,出现V级污染的城市增加至7个,地域也扩大至安徽东南部;首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铜陵SO2污染相对严重.安徽省逐月的API分布有明显的时间、空间差异,API高值期有1、6及10 ~ 12月,整体上淮北>江淮>江南,东部>西部;API高值期有明显的北高南低的逐降形势,区域间差值较大;API低值期则存在中东部偏高,南北相对偏低,区域间差值较小.安徽省各地市的GDP构成、人口结构对API起到基础性贡献,而6月小麦秸秆焚烧期及10月水稻-玉米秸秆混合焚烧期造成PM10浓度急剧增加,对API起到高峰推动作用,安徽省地形也起到平原扩散、山区阻挡堆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