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建立蜈蚣兰无菌繁殖体系,以0.2%的山梨酸钾和0.2%的苯甲酸钠为供试药剂,研究了两种不同种类的食品防腐剂在蜈蚣兰初代培养中对内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种食品防腐剂均对蜈蚣兰内生真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山梨酸钾的抑菌作用更为显著。同时,两种防腐剂的加入对外植体侧芽萌发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且苯甲酸钠的抑制作用较为突出。另外,0.8%的次氯酸钠溶液对蜈蚣兰内生真菌的生长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蜈蚣兰营养器官的结构特点。[方法]利用石蜡切片技术对蜈蚣兰的气生根、茎和叶进行切片观察。[结果]蜈蚣兰气生根的根被2~3层,细胞壁条状次生加厚;外皮层细胞1层,内皮层细胞壁六面加厚,均具通道细胞;初生木质部多元,后生木质部占据维管柱的中心。茎表皮的外切向壁具角质加厚,维管束在茎的中部总体排为2轮。叶的表皮细胞一层,外切向壁具显著的角质加厚,气孔的一对保卫细胞内陷,外侧1对副卫细胞的角质层与周边表皮细胞的角质层相连,并呈烟囱状凸起,中央留有一椭圆形开口;叶肉无海绵组织与栅栏组织之分。[结论]这些结构保证了蜈蚣兰能够充分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并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以适应附生生活。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内生真菌在红花隔距兰根部的种类多样性以及受生境的影响,采用组织培养法,对海南霸王岭地区不同生境下的野生红花隔距兰根部进行内生真菌分离与鉴定.结果共分离到内生真菌145株,确定为15属,其中子囊菌门的Penicillium 16株,Aspergillus 12株、Pestalotiopsis5株、Fusarium 19株、Neonectria 2株、Chaetomium 4株、Calonectria 5株、Xylaria 5株,半知菌类的Paecilomyces 7株、Alternaria 2株、Phomopsis 8株、Colletotrichum 32株,接合菌门的Rhizopus5株、Mucor 7株,卵菌门的Albugo 6株,有10株菌经ITS序列比对分别与Botryosphaeria sp.、Beltraniella sp.相似度较低,有待进一步鉴定研究确定其分类地位.发现Colletotrichum sp.、Penicillium sp.、Fusarium sp.为优势真菌,生在于热带针叶林的植株根部分得的内生真菌最多,生物多样性最丰富.  相似文献   
4.
张雷  马波  邵世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960-15961
[目的]阐述蜈蚣兰的药用价值及生态学特性。[方法]综合有关文献对蜈蚣兰的药用价值、分布、生境、分布区气候特征及植被类型等进行综述。[结果]蜈蚣兰全草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止血、利水通淋之功效。蜈蚣兰主要分布于我国中东部的13个省、直辖市。蜈蚣兰分布区的气候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突出的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四季分明,有霜期短。分布区内的主要植被类型包括暖温性针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等。[结论]该研究为保护珍稀药用植物和研发潜在药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