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7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是研究土壤水分运动规律必不可少的基本参数之一。本文应用水平土柱入渗法测定了科尔沁沙地沙质农田表层土壤的非饱和水分扩散率,并对氯化钴试纸在测定水分扩散率中的应用作了初步尝试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沙质农田表层土壤湿润锋迁移速率随着入渗距离的增大而减小,呈幂函数关系;波尔兹曼参数与土壤含水量呈直线关系;土壤水分扩散率与土壤含水量之间的关系,符合经验公式并呈指数函数变化。在应用水平土柱法测定非饱和土壤水分扩散率的过程中,氯化钴试纸法可以用于测定湿润锋的位置,特别是在高土壤含水量时,相比目视法而言更能显示其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硒钴配施对番茄产量、番茄红素及硒、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硒钴配施对番茄产量、番茄红素、番茄果实中硒、钴含量以及土壤中有效硒、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硒对番茄产量无明显影响;单一施钴处理时,番茄产量随施钴量的增加而增加;Co2(16 mg/kg)与Se2(0.6 mg/kg)或Se3(3 mg/kg)配施可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4.1%和15.9%。单一施硒和单一施钴以及硒钴配施条件下均可提高番茄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单一施硒和硒钴配施均可明显地提高番茄中硒和土壤中有效硒的含量。单一施钴以及硒钴配施可明显提高番茄中和土壤中有效钴的含量。  相似文献   
3.
氯化钴在大菱鲆饲料中的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饲料中的氯化钴对大菱鲆幼鱼的存活、生长性能、血清生理生化指标、抗氧化酶活力、消化酶活力、血清和肝脏中VB12含量、肌肉和肝脏中钴的残留量、肝脏和肠道组织结构的影响来评估氯化钴在海水鱼饲料中的安全性。通过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氯化钴制剂来配制4种具有不同氯化钴含量(0、8、40及80 mg/kg,不计结晶水重量)的等氮等能的实验饲料,每个饲料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养殖30尾大菱鲆;养殖实验为期10周。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氯化钴对试验鱼的存活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饲料中80 mg/kg的氯化钴显著降低了大菱鲆的特定生长率、终末体重、摄食率、肝体比和脏体比(P0.05);饲料中高剂量氯化钴(40和80 mg/kg)显著降低了大菱鲆血清过氧化氢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力以及大菱鲆胃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力(P0.05);大菱鲆的血糖含量、血清和肝脏中VB12含量、肝脏和肌肉中钴的残留量均随饲料中钴的添加量增加而显著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氯化钴对大菱鲆的肠道组织结构没有产生明显影响,但饲料中添加40和80 mg/kg的氯化钴增宽了肝脏肝血窦。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氯化钴在大菱鲆饲料中的添加量8 mg/kg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对云南省反刍家畜主要生产基地所属的6个地质背景区的土壤、岩石和饲料样品的钴、铁和硒元素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和饲料钴、铁和硒元素含量在玄武岩(Ⅴ)和碳酸岩盐红壤区(Ⅰ)较丰富;碳酸岩盐、碎屑岩和玄武岩混合型黄红壤区(Ⅱ)居中;而由碎屑岩(Ⅲ)和变质岩(Ⅵ)发育的土壤区土壤和饲料钴、铁和硒元素最低。饲料中钴、铁和硒的含量受地质背景值,特别是土壤中元素的丰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Premature softening and tissue senescence occur in kiwifruit infected with Botrytis cinerea. While ethylene production is enhanced in infected fruit and B. cinerea produces ethylene on defined media in vitro the source of ethylene in this pathosystem is unclear. Ethylene production by B. cinerea was enhanced when methionine or ∝-keto-methylthiobutyric acid (KMBA) was added to a defined (modified Pratts) medium. Although 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 (ACC) did not stimulate ethylene production, ∝-aminooxyacetic acid (AOA) was inhibitory suggesting a role for a pyridoxal phosphate mediated enzyme reaction down stream from the methionine/KMBA stimulated ethylene biosynthetic pathway. Cobalt chloride (Co2+) was inhibitory, but after a 4-d lag period ethylene production from B. cinerea cultures containing methionine and Co2+ reached the same level as those without Co2+. [U 14C] methionine was converted to 14C-ethylene with high efficiency indicating that it is a direct precursor, while [2,3 14C]-ACC did not yield radioactively labelled ethylene.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thylene biosynthetic pathway in B. cinerea does not involve ACC as a precursor and that the enzyme responsible for synthesising ethylene is similar to, but different from, ACC oxidase from higher plants. The ethylene biosynthetic pathway in B. cinerea is yet to b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6.
钴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盆栽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钴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及其钴含量的影响,以期为玉米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施用钴会降低玉米幼苗中叶绿素的含量,提高玉米幼苗氮的含量,但钴超过一定的浓度,玉米幼苗中的含氮量会下降;施用钴对玉米幼苗中磷和钾含量也有一定影响;施用钴会降低玉米幼苗根系活力,提高玉米幼苗地上、地下部分全钴含量。  相似文献   
7.
施钴对冬小麦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及土壤有效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石灰性褐土上不同钴施用量对冬小麦产量、蛋白质含量及土壤有效钴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适量的钴可以显著提高冬小麦的产量和蛋白质的含量。各施钴处理较对照增产0.98-13.73%, 生物产量增加2.01-18.47%,其中以处理Co3增产最高。在施钴量4mg kg-1以内,随着施钴量的增加,增产效应提高,但当施钴量超过4mg kg-1时,冬小麦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增加,但增产效应下降。处理Co1、处理Co2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2.14和1.1个百分点,但处理Co3、处理Co4的蛋白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减少0.07和0.21个百分点。各处理的蛋白质产量比对照增加0.06%-20.02%,其中以处理Co1增加最大,处理Co2次之。土壤有效钴含量与施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小麦籽粒中钴含量与施钴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Co(Ⅱ)在氢氧化钠介质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4,5-二溴邻硝基苯基荧光酮(DBON - PF)褪色的新指示反应及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建立了测定痕量钴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新方法.方法检出限为8.5 ×10-12g/mL,Co(Ⅱ)含量在0ng/10mL~3.2ng/10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是光度法测定钴的高灵敏体系之一,本法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应用于VB12中钴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2.8% ~3.4%,加标回收率为96% ~ 104%,符合痕量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河南省黄河滩区根据荷斯坦奶牛的营养特点,在日粮中分别添加5%的高硒型、高硒钴型、高硒钴锌型和普通型苜蓿青干草,通过单因子对比饲喂试验来研究这4种苜蓿青干草添加后对奶牛生长和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和普通型苜蓿草干草相比,高硒苜蓿草干草不但能够增加奶牛的体长、胸围和奶牛体重,而且能够提高奶牛日产奶量8.6%,降低料奶比12.17%,提高饲料的转化和利用;高硒钴苜蓿青干草能显著地提高牛奶中乳脂含量的22.15%,高硒钴锌苜蓿青干草能显著地提高牛奶中乳蛋白、乳糖以及非脂固形物含量的9.28%、3.26%和4.69%。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06-2008年为期3年在硒钴缺乏的河南省郑州市黄河滩区苜蓿(Medicago sativa L.)草地上基施硒钴配合肥料,研究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改善苜蓿生长环境和提高苜蓿产量和品质。结果表明,硒钴配合基施均能够显著提高现蕾到开花期苜蓿叶面积指数和净光合能力(P<0.05),提高苜蓿单位叶面积生产干物质的速率,有利于苜蓿的花前青干草生产;在4种硒钴配施肥中,以硒量570 g/hm2、钴量762 g/hm2配施效果最显著,2年内牧草平均增产8.0%(P<0.05),种子的千粒重提高了12.5%(P<0.01),耕作层地下生物量提高了4.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