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4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田霄鸿  聂刚  李生秀 《土壤通报》2002,33(4):263-267
本试验模拟滴灌方法 ,在不同土壤层次进行灌水和施用氮磷养分的盆栽玉米试验 ,旨在探讨在不同土壤层次供应水分和养分对夏玉米幼苗生长、根系空间构型及玉米对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表明 :在土壤深层进行滴灌可以有效降低土面蒸发 ,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 ,从而显著提高玉米幼苗的生长量 ;在不同层次施肥灌水 ,对玉米根系在土壤中的空间构型影响很大 ,进行深层滴灌可以极大促进根系在较深土壤中的发育 ;在不同土层施肥灌水对玉米幼苗吸收N、P、K三种养分的能力也有影响 ,深层施肥灌水提高了玉米对 3种养分的吸收量  相似文献   
2.
在田间条件下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滴灌施有机肥(主处理滴施氨基酸、黄腐酸)和喷施叶面肥(副处理喷施B、Si、复硝酚钠)相结合的供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施黄腐酸处理的马铃薯产量显著高于氨基酸处理和对照;氨基酸处理的产量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在对马铃薯淀粉含量、总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上,滴灌施黄腐酸和氨基酸处理均显著高于对照,2种有机肥之间不显著;与副处理对照相比,喷施叶面肥显著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以及淀粉、蛋白质和总糖含量,其中硅肥在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上的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不同配置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合理地布置土壤墒情监测点,获取真实的农田土壤水分信息。[方法]对2种不同配置的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含量进行测定,根据灌溉后不同取样时间、不同空间采样位置研究农田土壤水分变化。[结果]2种配置下滴灌带正下方土壤水分含量最大,距离滴灌带靠近膜间位置40 cm(2管4行)、60 cm(2管6行)土壤水分含量最小,各深层土壤20 cm表层土壤水分含量变异最大(CV=0.21),60 cm土壤水分含量变异最小(CV=0.16);2种配置在距离滴水时间120 h,土壤深层20-40、40-60 cm处土壤水分含量差异最为显著。[结论]对于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需要综合考虑配置、测定时期和测定位置,才能够正确反映棉田土壤水分含量变化。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土地资源极为短缺的人口大国和农业大国,在有限的水土资源条件下水肥耦合研究是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讨论了水肥耦合的含义、研究进展、研究趋势以及以水调为核心的调控技术。  相似文献   
5.
温室番茄滴灌与沟灌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梁岳  卢恩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40-1641
温室是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冬季反季节蔬菜保护地.温室番茄滴灌与沟灌的试验结果表明,温室番茄滴灌比沟灌节水26.1%,增产26.3%,果实均匀整齐,且营养品质好,果实的可溶性糖、Vc、苹果酸和酒石酸含量综合对比优于对照.  相似文献   
6.
膜下滴灌水盐运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6,自引:2,他引:66  
通过室内盐碱土入渗模拟试验 ,探求了膜下滴灌滴头流量、灌水量、土壤初始含水量、土壤初始含盐量等因素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滴头流量的增加 ,地表积水范围增大 ,湿润体垂直距离减小 ,滴头附近的含水量增加 ,不利于作物正常生长的淡化区的形成 ;灌水量的增加使得湿润体的范围增加 ,同时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的淡化区的形成 ;土壤初始含水量增加 ,湿润体范围增大 ,滴头附近的含水量增加 ,但不利于作物正常生长的淡化区的形成和超过作物耐盐度的淡化区的发展 ;土壤初始含盐量的增加使得达标脱盐系数减小。这对合理利用膜下滴灌技术体系开发盐碱地提供一定的指导 ,有利于为滴灌系统的设计提供更合理的技术参数和进行膜下滴灌条件下的盐分管理。  相似文献   
7.
山坡地开沟节水滴灌种植技术是开沟集雨与滴灌相结合的一种节水技术,文章从枸杞品种选择、整地施肥、栽植等方面综述了干旱带坡地枸杞滴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超高产大豆的干物质积累和需水规律。田间研究了975(W1),1 575(W2),2 175(W3),2 775(W4)m3·hm-2共4种滴水量处理对中熟大豆品系10-4叶面积指数分布、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滴水量的增加,明显提高开花至成熟期间0~100 cm土层的含水量;增大主茎6~15节叶面积、群体中上部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光合势;显著增加总干物质积累量,W4和W3处理总干物质积累量分别较W1增加了44.8%和34.7%;增加植株6~16节位荚数、腔数和粒数,显著增加产量,W4和W3处理产量分别为6 404.7和6 082.6 kg·hm-2,分别较W1增产27.6%和21.2%。新疆伊宁地区大豆获得6 000.0 kg·hm-2产量,其生育期间田间适宜总滴水量为2 175~2 775 m3·hm-2,最大叶面积指数5.15~5.46,总干物质积累量13 500.0~14 514.0 kg·hm-2,经济系数为0.39。  相似文献   
9.
垄的大小对黄瓜高垄覆膜滴灌全价营养液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高垄覆膜全价营养液滴灌栽培黄瓜,根据垄的大小设置3个处理:通过测量盐分淋洗效果、根际土壤含水量、生长参数和产量,结果表明,3个处理均能有效淋洗盐分,处理A淋洗效果略差于其它处理,但仍在理想淋洗范围内,处理A的产量最高,因此处理A可作为理想的黄瓜栽培垄。  相似文献   
10.
肥水一体化膜下滴灌在日光温室越冬茬黄瓜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君柳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27-1027
[目的]探寻在日光温室作物栽培中可有效利用水资源的灌溉技术。[方法]采用示范对比的方法研究了肥水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在目光温室越冬茬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试验得出,滴灌比漫灌可节省费用5985元/hm^2,平均增产23 755kg/hm^2,增产率为20.99%,每茬可节水4318t/hm^2,比漫灌节水近一半。[结论]肥水一体化膜下滴灌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