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5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3篇
  2篇
综合类   58篇
畜牧兽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整体叶轮扭曲叶片型面的精加工难题,本文进行了五轴联动数控展成电解磨削的基础研究.在分析平行直纹展成电解磨削整体叶轮扭曲叶片的过切误差、得到过切误差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用圆锥磨轮和组合式五轴联动数控方案来消除过切误差的方法.文中还介绍了数控展成电解磨床的结构与运动、经济型多轴数控系统及其联动控制方法,并建立了电解磨削非平行直纹展成曲面的数学模型,开发了五轴联动数控展成电解磨削自动数控编程系统,对航空发动机整体叶轮的叶片型面进行电解磨削.结果表明,加工效率比手工修磨、抛光提高了12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李石  刘天舒 《南方农机》2016,(11):113-114
棒料作为机械、建筑工业等的重要原料,其品质的好坏影响着整个工业的水平。棒料在热轧后,表面很容易被氧化,形成一层氧化膜,不但不美观而且很容易掩盖产品的质量缺陷,如断纹、裂缝等,给产品的质量检测造成了障碍。所以轧制后的棒料必须去除氧化皮。本文针对棒料自动剥皮机的进行系统研究,以期为业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薄圆盘零件原平面磨削加工工艺存在的加工后零件变形大、端跳合格率低的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新的磨削加工方法---双端面磨削技术代替原有平面磨削技术,并进行了该类设备的选型工作,使用双端面磨削设备取代原平面磨削设备,经过试验,双端面磨削工艺方法能有效解决加工后零件变形大、端跳合格率低的问题。并在双端面磨削设备上进行双面磨削工艺参数试验研究,通过系统地工艺试验,基本确定了磨削参数,不仅解决了原工艺导致工件端面跳动合格率低的问题,而且大幅提高了零件的磨削加工效率,并成功应用于批量生产中,产生了理想的经济效益,为该工件大批量生产工艺的确定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卡环制造过程中磨削回弹的计算模型。根据卡环的精度和啮合力要求,设计了特殊制造工艺。考虑弯曲残余应力,对磨削工序进行力学分析,提出了磨削回弹弯矩、磨削回弹后搭叠长度和啮合力变化的计算模型;开发了卡环制造辅助工艺系统——Shuttle,对卡环磨削工序进行了模拟,并结合实验讨论了磨削前后曲率半径、啮合力和搭叠长度随余量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着磨削余量的增加,试样磨削前的啮合力增加,而磨削回弹后的啮合力呈下降趋势;试样磨削前后的搭叠长度均呈下降趋势,并且试样截面惯性矩越大,磨削回弹后试样的搭叠长度下降速度越慢;在各工序阶段,试样的曲率半径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起典型的维修质量纠纷案:一辆进口日本五十菱TD72型翻斗车,在一家修理厂大修发动机后,行驶1万km就发生烧瓦抱轴事故。车主要求修理厂给予赔偿,修理厂认为已过了质保期不予赔偿。后来经过维修质量鉴定部门调查、认定和调解,鉴于修理厂严重违反维惨操作规程,为保证曲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农用柴油机曲轴的强度,对曲轴材料42CrMo钢进行了磨削淬火试验,并进行了42CrMo钢的显微硬度试验及扫描电镜试验。结果表明:在磨削深度为0.1~0.6mm,调质态42CrMo钢试件表层均得到了显微硬度值高于510HV的淬硬层,最高硬度值为850HV。淬硬层表层由细小的板条状马氏体组成,浅表层由较粗大板条状马...  相似文献   
7.
林开荣  徐西鹏  李远  方从富 《农业机械学报》2012,43(11):261-266,243
将应力集中理论引入磨削过程研究,分析了磨削过程中的应力集中现象,建立了基于应力集中的单颗磨粒磨削力模型,应用该模型分析了磨削力随磨粒磨损面积率的变化机理,并分别建立了单颗磨粒磨削法向力、切向力随磨粒磨损面积率变化的解析式,由解析式可知磨削法向力、切向力都与磨粒磨损面积率呈二次函数关系,得出了磨削后工件材料的累积残切厚度增大是磨削法向力增大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中使用的砂轮特点,推导出了适用于实际磨削过程的基于应力集中的多颗磨粒砂轮磨削力随磨粒磨损面积率变化的解析式,用所建模型计算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磨削加工中的定厚和定量加工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庭晖  李黎 《木材工业》1999,13(2):42-43
磨削加工是木材切削加工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工艺加工方式,磨削加工可用来消除前道工序在木材制品表面留下的加工痕迹和缺陷,使木制品零件获得一定的尺寸、形状和表面光洁度,为后继的装饰工序打下良好的基础。按磨具形状的不同,可以将磨削加工分为盘式、带式、轮式、辊式...  相似文献   
9.
磨削加工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广泛地被应用,经热处理淬火的碳素工具钢和渗碳淬火钢零件,在磨削时与磨削方向基本垂直的表面常常出现大量的有规则排列的裂纹——即表面磨削裂纹,它不但影响零件的外观,更重要的是还直接影响零件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0.
曲轴在磨削修理过程中,其表面加工质量会直接影响整机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本文就磨削过程中曲轴表面常出现的各种线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 1.工件表面出现螺旋线(图1) 产生原因 (1)砂轮修整不良;(2)修整砂轮时未用冷却液;(3)砂轮轴心线与工作台导轨不平行;(4)砂轮轴向窜动太大;(5)横向进给量大;(6)工作台导轨润滑不良。 解决方法 (1)修整砂轮,但修整量不宜过多;(2)使用大量冷却液;(3)调整上工作台的导轨面,使其与砂轮轴线平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