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4篇
农学   22篇
  13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乐山地区紫茎泽兰的入侵定殖和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道了四川省乐山地区犍为县塘坝乡境内入侵新物种一紫茎泽兰的分布、发生和定殖入侵情况。结合紫茎泽兰的生物学特性和当地的地理气候特征,对紫茎泽兰入侵乐山及其近邻地区的风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利用紫茎泽兰栽培田头菇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紫茎泽兰作为原料栽培田头菇 ,同时利用稻草和棉籽壳为原料栽培田头菇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代料熟料栽培田头菇的培养基配方中 ,以紫茎泽兰为主要原料的配方A效果最好 ,生物学效率比对照的稻草培养基平均增产 80 %以上。利用紫茎泽兰鲜草和干草作培养基的单产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紫茎泽兰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生物,已在我国西南地区泛滥成灾。为了探明甲嘧磺隆和氨氯吡啶酸对紫茎泽兰光合特性的影响,为紫茎泽兰高效化学防除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对盆栽紫茎泽兰喷施不同浓度的甲嘧磺隆可溶性粉剂和氨氯吡啶酸水剂,测定施药后1~7 d紫茎泽兰几个光合特性参数。结果表明,随浓度和时间的增加,紫茎泽兰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及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0.12 g.L-1甲嘧磺隆和1.75 g.L-1氨氯吡啶酸能有效地抑制紫茎泽兰的光合作用,这两种药剂用量几乎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4.
外来入侵植物飞机草的生物学特性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菊科Compositae泽兰属Eupatorium植物,原产于南美,现广泛扩散到美洲、非洲和亚洲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外来入侵杂草,严重威胁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1934年,飞机草在云南和海南尖峰山被首次发现,现正在我国南部地区迅速扩散。本文对飞机草的生物学特性、入侵机制、造成的危害、开发利用以及控制策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并指出今后需要加强研究的内容领域:(1)飞机草入侵的本底调查与扩散预测;(2)飞机草的入侵过程、机制与影响因素;(3)飞机草的入侵效应与风险评估;(4)飞机草的科学管理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In the hills of north–west India, maize (Zea mays L.)-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is the dominant cropping system. However, rainfed wheat suffers from lack of optimum moisture at sowing. Field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for 3 years on a silty clay loam (Typic Hapludalf)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mulches and conservation tillage for rainfed wheat in mitigating this problem. The treatments were ten factorial combinations of five mulch-tillage practices and two nitrogen levels (N60 and N120 kg ha−1). Mulch treatments consisted of application of 10 Mg ha−1 (dry weight basis), to previous standing maize, of either wild sage (Lantana camara L.) or eupatorium (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el) in combination with either conventional or conservation (minium) tillage prior to wheat sowing. These alternative practices were compared to the conventional farmer practice of soil tillage after harvest of maize with no mulch.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weed mulches to standing maize maintained friable soil structure owing to a five fold higher mean population of earthworms underneath mulch. Mulches resulted in 0.06–0.10 m3 m−3 higher moisture in the seed-zone when wheat was sow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farmer practice of soil tillage after maize harvest. Mulch-conservation tillage treatments favourably moderated the hydro-thermal regime for growing a wheat crop. The mean root mass density under these treatments at wheat flowering was higher by 1.27–1.40 times over the conventional farmer practice during the 3 year study. Conservation tillage holds promise because it does not require elaborate tillage and may ultimately reduce animal draught in the hilly regions. Recycling available organic materials having no fodder value coupled with conservation tillage may help enrich the soil environment in the long-term. The practice also offers gainful use of these obnoxious weeds that cause great menace in grass and forest lands in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6.
以紫茎泽兰离体叶片为材料,研究灰葡萄孢代谢产生的毒素对紫茎泽兰叶片细胞膜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测定毒素诱发电解质渗漏液的部分成分.结果表明:灰葡萄孢毒素能使紫茎泽兰叶组织细胞膜透性增大,叶组织内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可溶性糖含量先增大后减少;电解质渗漏液中含有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  相似文献   
7.
海南外来杂草——假臭草群落生态位特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基于对海南儋州地区假臭草群落的调查,应用辛普森和香农指数测定了该地区不同生境类型的假臭草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并以各种杂草的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算的资源状态指标,应用Levins公式和Pianka公式计算分析了该地区假臭草群落各物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1)林下假臭草群落的多样性指数最低,其次为公路边和荒地。假臭草在公路边的优势度最大,说明其最容易入侵的生境是公路边。(2)假臭草的生态位宽度较大,而且与其他物种在生态位上都存在重叠,说明假臭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很容易与其他物种发生竞争。(3)假臭草群落中含羞草的生态位宽度也较大,表明含羞草在该群落中也具有较强的侵入性。  相似文献   
8.
紫茎泽兰是一个典型的外来入侵植物.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分布于四川省凉山州德昌市郊(27°28′36"N,102°12′28″E)的紫茎泽兰的气体交换特性进行测定,并与本地8个伴生种和其他12个分布于我国不同地区和日本的入侵种和本地种进行比较.目的是探讨气孔调节在日变化过程和长期干旱与湿润生境上的差异及其对紫茎泽兰入侵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紫茎泽兰光合午休现象明显,气孔调节和非气孔调节共同控制了紫茎泽兰的光合日进程模式,而以气孔调节最为重要.非气孔调节主要是通过羧化效率的降低,从而影响表观量子效率或其他光合过程来实现的,而气孔调节主要是通过降低胞间CO2浓度,提高气孔限制值来实现的,这与其他种的差异不大.经过长期的野外不同湿度环境适应后,气孔调节出现了一定的弹性变化.在气孔导度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土壤pH值和土壤有效氮含量差异不明显,湿生生境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显著高于干生生境,并导致了叶片含氮量显著提高.气孔在调节紫茎泽兰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有别于所测定的其他20种植物,在湿生生境下随气孔导度下降,水分利用效率下降,而在干生生境下则显著升高.因此,紫茎泽兰同时兼有"省水"植物和"费水"植物的双重特点,这一灵活水分利用特点保证了它在不利环境中的生存和有利环境中的扩展,对于其在侵入区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野外自然感病的假臭草中分离到一致病菌株J4B,经致病力测定、菌落形态、培养性状观察及rDNA ITS序列分析表明:J4B的致病力强,发病症状明显,菌落呈白色至黄色、绒毛状、边缘整齐,生长速率为0.98 mm/d,不产孢,ITS序列长622bp。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以连续黑暗培养对菌丝生长最好,最适温度为30℃,55℃30min菌丝死亡,最适pH值为6,最佳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半乳糖和硝酸钠。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生物检测法研究了不同采收时期紫茎泽兰的茎叶水浸液对不同品种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受体品种对紫茎泽兰化感效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各品种敏感性(敏感指数M3)顺序为:云瑞1号(-0.086 5)白糯1号(-0.068 2)鲁三3号(-0.038 6)。紫茎泽兰水浸液化感效应大小与其浓度密切相关。12月份采收的紫茎泽兰,其茎叶水浸液对玉米的化感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而4月份采收的紫茎泽兰,其茎叶水浸液在低浓度(0.001 g/m L)时对各品种均有化感促进作用;中浓度(0.005 g/m L)时,对白糯1号、鲁三3号有促进作用,但对云瑞1号呈抑制作用;高浓度(0.025 g/m L)时,对所有供试玉米品种均表现为化感抑制效应,其中对鲁三3号的抑制作用最强。紫茎泽兰化感效应与其采收时期关系密切,4月份采收的紫茎泽兰,其茎叶水浸液表现出更强的化感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