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DF-2型水草卷绕机的设计重点,及其主要结构、工作原理、保养要求和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群众渔业变水层绳拖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山东省群众渔业绳拖网发展很快,进入90年代以来,先后在蓬莱、荣成和环翠等地的136-147Kw渔船上试验了目大08m、1m、22m、35m、4m、5m、6m、7m、8m、108m的绳拖网,取得显著效果。本文对山东省各种绳拖网的试验情况,网型特点,网线配置和其他方面的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3.
对苎麻长麻纺(复精梳)工艺中的苎麻预并条和头道精梳条进行牵切,然后分别将其在棉纺设备上进行并条、粗纱和细纱加工。探讨牵切纱断裂强度与捻系数的相互关系,并对比分析牵切纱与常规纱的质量。结果表明,牵切纱临界捻系数αt 在405左右,苎麻牵切精梳纱的条干、粗细节、棉结及3 mm以上的毛羽与苎麻常规精梳纱的接近,且断裂强度优于苎麻常规精梳纱的。  相似文献   
4.
棉花产量与品质改进新对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世界经济形势对棉花作为主导的纺织纤维来源提出了挑战.过去10年中,世界棉花的丰产性育种进展不大,棉农种植棉花的收益较低,棉花生产效益不稳.从目前单产水平的这种停滞状态可看出在多年的育种进程中,棉花从种植到成熟过程中产量组分所受到的生理限制.就改进产量的育种对策而言,注重产量组分比之注重衣分或铃数更为重要,此外应注重的是棉株的生理特性,如种子的含油量.而在产量处于徘徊的这段时期,经济的竞争使世界纺纱与纺织技术加速改进,以满足棉纤维品质的需求.在棉纤维加工过程中,短绒(12.7mm及以下绒长)的问题往往是造成棉纱拉力降低,尤其是对气流纺织技术.随着乌斯特公司"高级纤维信息系统"R的问世,已可以在对棉纤维长度分类时直接对棉短绒含量进行测定.本文的目的是讨论如何在保持现有纤维品质的前提下,采用新的技术与对策进一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曹建南 《农业考古》2019,(2):232-238
南浦绍明是日本镰仓时代的禅林高僧,为日本禅宗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从余杭径山寺带回茶台子和7部茶典等跟茶道有关的故事,散见于18~19世纪,甚至更晚的日本文献,因距南浦生活的时代太过久远而被理解为没有可靠史料支撑的传说。但这些传说的形成和传播,一方面反映了径山禅茶文化在日本的影响力和南浦绍明在日本禅茶界的崇高威望,同时也是抹茶和煎茶这两种文化在日本社会相互碰撞、争斗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Theoretical weavability limit relationships of fabrics from regular warp yarns and fancy filling yarns with thickness variation in shuttleless weaving are reviewed. The relationships correlate maximum warp and filling cover factors, warp and filling yarn characteristics, the distribution of thick and thin places of filling yarn over the fabric surface, and the warp and filling weave factor. The research considers single filling feeder and multiple feeders cases. Additionally,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weavability limit of regular yarns and fancy yarns in shuttle and shuttleless weaving are given.  相似文献   
7.
混纺织物的纤维组成和混纺比早在成纱时就已确定,其预先判定极为必要。本文探讨图像技术测量麻/涤混纺纱混合比的快速算法及其实用指标。该表征从麻/涤纱的有效切片、纱线截面摄像、图像小波分析去噪开始,到采用形态滤波法,解决图像局部灰度不均匀;使用分水岭法,分开粘连纤维和减少无效分割,实现图像的采集和预处理。实验结果证明,切片采样和小波除噪可达清晰采像要求;图像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图像质量和分析精度。由此对纤维截面几何特征分析,得出主要特征参数为纤维当量截面积、异形系数和中腔纹。并依此参数及其组合完成对苎麻和涤纶纤维的自动识别,准确率达99.5%.  相似文献   
8.
罗布麻纤维混纺纱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博 《中国麻业》2004,26(4):183-186
介绍了罗布麻纤维的特点,通过工艺试验和专题测试,分析了纤维性能、纺纱工艺等因素对罗布麻纤维、细旦粘胶纤维和棉混纺纱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合理工艺参数,为进一步提高成纱质量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The effect of braid construction parameters on yarn cross-sectional shape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location of the yarn within the braid unit cell is quantified by a compaction factor. A range of braided fabrics were produced and optically measured for actual yarn cross-sectional shape. A comparison of th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values shows good correlation. Design curves can be produced with the developed model to allow selection of appropriate braid process parameter to create yarns with desired cross-sectional geometries.  相似文献   
10.
马自金 《湖南农机》2011,38(3):106-107
与细纱机工艺设计偏差所导致的松捻纱不同,机械零部件的使用及保养不当所产生的"松捻"纱,因其出现的随机性,更令设备管理者和操作者难于把握,而给紧随其后的加工工序造成不便及纱疵.因而详细分析"松捻"纱产 生的原因,加强设备管理及保养,及时发现和消除"松捻"纱是细纱设备管理者与检修人员应具备的重要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