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5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1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稻谷黑米种皮的遗传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选用三个黑色种皮条本与五个白色种皮亲本杂交,运用六个群体组配设计,分析种皮黑色素在各世代的表现,结果:①F_1种皮黑色素性状为不完全显性,显性度在组合之间有差异;②F_1、黑色种皮亲本回交一代的变异系数<F_2、白色种皮亲本回交一代;③广义遗传力和狭义遗传力呈极显著、显著或接近显著;④种皮黑色素沉积性状表现受一对显性色素基因控制,存在加性、显性和上位性效应。种皮色素由深黑至白色变化,呈数量性状表现,与色素基因的遗传有密切关系。种皮色素和谷粒色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本文从遗传理论上展示了选育高产、优质黑米新品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和主栽品种SSR多态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利用 2 4个SSR标记对 8份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和 8份主栽品种的遗传多样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在 2 4个SSR标记位点上共检测到 75个等位变异 ,每一位点检测到的等位变异数目为 1到 6个 ,平均 3 1个 ;其中 2 1个SSR位点 (87 5 % )能够揭示材料间的多态性。根据SSR标记数据计算四川小麦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 ,其变化范围为 0 5 44到 0 892 ,平均值为 0 6 99。从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来看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较低 ,而主栽小麦品种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高。从UPGMA聚类关系来看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近 ,首先聚在一起 ;其中“中国春”与“成都光头”间的亲缘关系最近 ,进一步证实“中国春”是“成都光头”的一个选系  相似文献   
3.
对玉米毛82-2交系的16个姊妹系或姊妹种分别运用垂直板聚丙烯酸胶凝胶电泳方法分析过氧化物酶、酯酶同功酶,运用等电聚焦电泳方法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在姊妹系间、姊妹种间、姊妹系与其对应姊妹种间,酯酶同工酸酶谱差异甚微,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话有明显差异.对过氧化物酶同工酸酶谱,用等电聚焦电泳所得酶带比用垂直板聚丙烯酸肢凝胶电泳所得酶带丰富,故显示出的差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采用Grifing双列杂交方法4模型Ⅱ(随机模型),对近年来新引进和自育的16个自交系的11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的估算。结果表明:这些自交系的穗粗、轴粗、穗行数的遗传力高,受环境影响小,早期世代对这些性状进行选择可望有显著育种成效;单株粒重受制因素较多,遗传力低,遗传变异系数大,在后期的世代选择才能有效;单株粒重遗传方差中显性方差占791%,表明利用其中一些自交系可以组配出较高产量杂种优势的组合。  相似文献   
5.
21世纪初基因工程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讲述基因工程的起源和发展基础上 ,详细论述了 2 0世纪基因工程作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在农业、医药及环保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产业化应用情况 ,并对 2 1世纪初基因工程发展趋势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普通小麦穗轴节数发育遗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多穗轴节类(MRN)小麦系指通过增加小穗着生部位(穗轴节)来提高每穗小穗数的遗传类型。通过MRN、普通穗类(CS)、(MRN*CS)F1及MRN衍生品系穗轴节发育特征比较,探讨穗轴节发育遗传及其与生育期长的不利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MRN的初始穗轴节数目多、多化期长,部分基因型初始穗轴节分化速率也高于CS;多穗轴节类的穗轴节数多可能源于初始穗轴节数和后生穗轴节数增加,其中初始穗轴节数增加是主要的因素;抽穗晚的主要原因是初始穗轴节分化期长;由于初始穗轴节数和初始穗轴节分化期受不同的遗传控制,因此在育种工作中要克服多穗轴节类生育期长的不利性状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7.
青稞杂种组合产量与产量性状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 1/ 2 (6× 6 )不完全双列杂交 ,研究分析了青稞在F2 ~F3 代的杂种组合产量、产量性状的遗传参数和产量性状间及产量性状与亲本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丰产育种时 ,亲本重点选配产量高、穗数多的品种 ,F2 ~F3代侧重选择有效穗多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分析了1990—1995年间新荣昌猪Ⅰ系同胞肥育性能的资料共173头。采用公畜模型REML方法估计了主要肉质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得出:主要肉质性状的遗传力中等偏高,介于0.28到0.48之间,肌内粗脂肪含量的遗传力高达0.81;肉质性状间的表型相关中等偏低,在-0.47到0.50之间,多数达显著水平;肉质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则中等偏高,从-0.88到0.97,但多数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三重测交法在玉米群体改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据前人所介绍的三重测交法(TTC)的基理与方法,以综合种群体代替原设计中的F_2代,以此检测一玉米优良综合种的21个数量性状的遗传分量,结果表明,在14个性状中,有非等位基因互作存在。其中穗粗行粒数同时存在着只三类互作分量:另外9个性状的上位性分量为i+1类;剩下3个性状则主要为i类上位性分量。在除粒深外的20个性状中,都发现了加性遗传分量(D);而显性分量(H)仅在15个性状中存在;在绝大多数性状的遗传变异中,D的作用较大,H次之、通过对显性基因中的增、减效基因的分布和相对频率的探测,发现多数性状的有利基因呈双方向分布、  相似文献   
10.
小麦新品系98-1266与川麦28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和微卫星 (SSR)标记 ,对小麦优质兼抗丰产 1BL/ 1RS易位系 98- 12 6 6与川麦 2 8号在DNA分子水平上的遗传差异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 ,在所用 12 7个RAPD随机引物中 ,有 4个引物能稳定地揭示材料间的差异性。该 4个引物共扩增出 17条带 ,其中 7条带 (占 35 % )具有多态性。在 2 4个SSR位点上 ,共检测到 34个等位基因。其中 ,有 8个位点 (占 33 3% )能揭示 98- 12 6 6与川麦 2 8号间不同基因型的差异。本文还对RAPD和SSR标记在小麦遗传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