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95篇
基础科学   73篇
  4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产MJ3210小型木工跑车带锯机锯解正交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对国产MJ3210小型木工跑车带锯机的锯解质量进行研究。通过实测马尾松锯材尺寸偏差、表面粗糙度等参数,得到其最佳的进料速度、锯解厚度和锯卡高度的组合方案。结果表明,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出材率高、锯解精度高、质量好、成本低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鲁艳玲  李云峰 《森林工程》2002,18(3):28-28,30
本文通过对木工跑车带锯机列摇尺制动和摇尺操纵的电器改造,实现了摇尺自控和跑车摇控。提高了木材出材率,改善了工人的劳动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控制汽油机的冷起动HC排放,开发了一个活性炭吸附器,用于吸附车用汽油机冷起动阶段排放的HC。吸附材料采用煤质蜂窝状定型活性炭块,吸附器外表面用薄钢板焊接封装,整个吸附器串接在排气管上。进行汽油机冷起动排放实验,测量起动后200s内的HC排放量,实验结果表明,在冷却水温度为20U、40℃、60℃和85℃时,活性炭吸附器对HC的吸附率分别达到86.64%、70.34%、79.69%、77.45%。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稀燃汽油机空燃比滑模-神经网络控制方案,采用滑模变结构控制对稀燃工况的空燃比进行反馈控制,采用神经网络实现对进气量的精确预测和油膜动态特性的前馈补偿,进而实现对稀燃发动机瞬态空燃比的精确控制。采用自行开发的电控系统,在一台稀燃发动机上进行了瞬态空燃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节气门急速变化时空燃比超调可以控制在1个空燃比单位以内,调整时间不超过3s;转速越低,节气门变化越剧烈;空燃比超调越大,调整时间越长。  相似文献   
5.
车用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汽油机的混合气形成与调节、燃油喷射、燃烧系统3方面对车用汽油机缸内直接喷射技术的发展及新技术进行了概述。车用汽油机缸内直接喷射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将得到更大发展并取代目前的进气道直接喷射方式。通过对排放、积炭、催化器及燃油喷射系统等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缸内直接喷射式汽油机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汽油机转速反馈自适应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汽油机转速反馈自适应点火微机控制进行了研究,对发动机点火采用开环与自适应相结合的控制方法,以发动机的转速变化为反馈信号,将发动机点火提前角控制在最佳值,试验结果表明,转速反馈自适应点火控制是可行的,它能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能提高发动机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7.
车用汽油机噪声源的声强测量识别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运用声强测试技术的双传声器法原理,对一台车用汽油发动机在半消声室内进行了声强测量。根据声强测量的结果绘制声强云图和各个测量面上的主要频率成分的噪声声强云图。分析这些声强云图的特征和发动机部件在空间上的对应关系,对发动机的主要噪声源进行了识别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制开发了新一代强化集成型微车用XTD469Q型电控四气门汽油机,阐述了该机型设计的结构特点和研发技术,并对样机进行了台架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XTD469Q型汽油机总体结构的集成强化型设计技术,以及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正时传动系统的研发技术,保证了发动机工作的可靠性,提高了其使用寿命。而对换气系统和燃烧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采用机外净化技术,使该机的排放指标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9.
外开式汽油喷油器喷雾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定容弹内,采用纹影和激光Mie散射技术研究了外开式压电晶体汽油喷油器使用汽油、正丁醇和乙醇时的喷雾特性。结果表明,外开式喷油器喷油形成的空心圆锥状喷雾结构由线状油束组成。喷油背压对喷雾的宏观形态影响较大。随着喷油背压的升高,喷雾中油线间隙减小并最终消失,同时喷雾贯穿度与面积均大幅减小,但喷雾锥角基本不随背压、燃料种类和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此外,随着背压的升高,喷雾横向贯穿度的减小程度大于轴向贯穿度,但是横向贯穿度始终大于轴向贯穿度。粘度较大的乙醇和正丁醇的轴向贯穿度大于汽油。横向贯穿度与喷油产生的涡流有关。涡流尺度越大,则横向贯穿度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
进行了补气量对催化转化器降低二冲程小型汽油机排放影响的试验。对补气系统的结构参数如补气管及补气阀进气管尺寸,补气孔位置进行了试验与调整,以达到最佳降排放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补气对于利用催化转化器降低二冲程小型汽油机排放非常重要,且补气量存在一最佳值,各结构因素都会对排放造成重要影响。应合理选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