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47篇
农学   25篇
  21篇
综合类   181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褪黑素对UV-B辐射后的秦艽原生质体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秦艽原生质体DNA损伤程度,选取尾部DNA含量(TailDNA%)作为DNA损伤程度的分析指标.MEL以0、1、10 μmol·L-1的终浓度加入原生质体悬液中,UV-B辐射处理的辐照度为0,5 W·m-2.试验分2组:1)原生质体分别用UV-B辐射处理不同的时间(0、5、10、30、60、120 s),暗培养60 min后电泳.2)原生质体被UV-B照射40 s后,分别暗培养不同时间(0、1、2、3、4、6h),再电泳.结果显示在5~30 s的时间内,辐射时间越长,Tail DNA%越高,相同的辐射时间下,MEL浓度越高,TailDNA%越低;在1~6 h培养时间内,MEL处理的样品,TailDNA%值均低于阳性对照组,并且TailDNA%值的大小与所处理的MEL的浓度呈反比关系.由此可见褪黑素降低了UV-B辐射诱导的植物原生质体DNA损伤程度,促进DNA损伤的修复.本试验应用SCGE技术,进一步揭示了MEL在植物抗环境胁迫中所起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八仙花的茎段、茎尖、叶片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6-苄基腺嘌呤(6-BA)和吲哚丁酸(IBA)进行增殖培养.结果表明:适宜八仙花外植体表面灭菌的方法是利用0.1%氯化汞(HgC l2)灭菌7 m in;不同类型的八仙花外植体在初代培养时的增殖效果不同,茎尖在培养过程中首先伸长生长,然后陆续长出侧芽,表明八仙花的茎尖是比较适合用来进行增殖培养的外植体;继代培养以MS+6-BA 1.0 mg.L-1+IBA0.12 mg.L-1为较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侧芽在1/2 MS+IBA 0.2 mg.L-1培养基中生根率和单苗根数量均较高,说明1/2 MS+IBA 0.2 mg.L-1为较好的不定根诱导培养基.  相似文献   
3.
在北京地区进行了不同肥料种类、施肥量、施肥时间及比例的试验结果显示,秋施80kg/hm^2 P2O5+春施160kg/hm^2 P2O5处理的潜在种子产量和实际种子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2470.95kg/hm^2和820.65kg/hm^2。与其它处理相比,其单株花穗数、花穗上的小花数、可育小花数和千粒重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采用5种不同扦插基质及4种不同规格的盆栽龙胆插穗进行微体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70%泥炭 30%珍珠岩较适宜龙胆扦插、生根,插穗长度以3节插穗为好。  相似文献   
5.
西藏色季拉山龙胆属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玲  罗建 《林业科技》2002,27(6):47-49
详细介绍了色季拉山龙胆属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以及习性 ,论述了该属植物在本地区的利用现状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八仙花扦插繁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八仙花繁殖与栽培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较为规范的八仙花温室扦插及插后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建立八仙花(Hydrangea macrophylla)有色原生质体游离体系,以八仙花萼片为试验材料,分别对材料的预处理方式、酶液组分、酶解时间、纯化离心力等影响酶解的关键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预处理方式选择分离花萼片上下表皮法,纤维素酶和离析酶水平分别为4%和0.4%(质量体积分数),甘露醇0.6 mol·L-1,酶解液加热冷却后加入 0.1%(质量体积分数)BSA和10 mmol·L-1 CaCl2,酶解2 h,低温离心机4 ℃、1 426 r·min-1离心5 min,为最优的八仙花萼片原生质体游离条件。利用所建的原生质体游离体系对4个不同品种的八仙花萼片进行有色原生质体游离,200× 镜下单视野内可获得13~35个有色的原生质体;对有色原生质体进行液泡的H+流测定,发现蓝色液泡较粉色液泡H+流的外排趋势明显,说明同一八仙花品种蓝色液泡的pH高于粉色液泡。  相似文献   
8.
根腐病是影响秦艽产量的最主要病害,发病后会造成秦艽严重减产甚至绝收。笔者总结了秦艽根腐病的发生特点及各种防治技术,以期为广大药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在3℃条件下,对越冬代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雌、雄虫不同冷藏时间(0,30,60,90,120,150 d)的糖、蛋白质、脂肪、含水量等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冷藏期间,含糖量随冷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各冷藏时间之间的含糖量差异显著,冷藏0 d雌雄成虫的含糖量最高,分别达40.00μg/mg和43.69μg/mg;整个冷藏期间雌虫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冷藏0 d的蛋白质含量;整个冷藏期间雄虫蛋白质含量与冷藏0 d的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脂肪含量随冷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各冷藏时间之间的脂肪含量差异显著,冷藏0 d雌、雄成虫的脂肪含量最高,分别达475.87μg/mg和450.67μg/mg;含水量随冷藏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30℃条件下,采用L9(34)正交试验优化马蔺叶中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最佳提取条件如下:乙醇浓度60%,料液比1∶30,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马蔺叶中黄酮的含量为9.25 mg/g,回收率为93.15%~103.92%,变异系数小于2.32%。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试验发现,马蔺叶的抗氧化性能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